"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以四川为例【字数:16832】

2024-11-03 11:0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国内发展状况 1
2.国外发展状况 2
3.国内外发展趋势 2
(三)研究内容 3
(四)研究方法 3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4
(一)概念界定 4
1.义务教育 4
2.义务教育均等化 4
(二)理论基础 5
1.教育公平理论 5
2.公共物品理论 5
3.教育治理理论 5
三、四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实践 7
(一)四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现状 7
1.办学条件 7
2.师资力量及学生人数 7
(二)四川农村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努力 8
1.实施教育惠民工程 8
3.实施阳光招生、均衡编班 9
四、四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问题 10
(一)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后 10
(二)师资队伍薄弱 10
1.教学能力 10
(三)课程设置不规范 11
1.课程设置单一 11
2.课程改革实施不到位 12
3.课间活动缺乏多样性 12
(四)乡村教学规模偏小 13
1.乡村教学规模偏小 13
2.城区学位明显紧张,城区办学规模难以满足城区学生就读需求 13
五、四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非均等的原因分析 13
(一)政府投资缺乏科学规划 13
1.重经济发展,轻农村建设 13
2.教育资金偏重投入示范校,轻农村学校 14
(二)不适应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所致 14
1.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城乡收入分配不均 14
2.城乡生源结构不均 14
3.农村村民教育观念呈现两极化 15
(三)学校管理的因素 15
1.学校管理水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不够高 15
2.课程设置不够优化 15
(四)社会方面的因素 15
1.社会风气存在不良倾向 16
2.家庭教育存在缺失 16
六、四川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对策 17
(一)切实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17
1.加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17
2.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来源方式 17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17
(三)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18
1.转变“以城市为主”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18
2.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 18
(四)重视农村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 19
1.政府部门应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19
2.加强对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 19
3.加强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培训 19
七、结语 21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以四川为例
摘 要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平等的问题,实现这一方案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建设力量。如今,教育均等化依然是全球教育的棘手问题,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义务教育阶段均等化教育资源的失衡和短缺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本文讨论了我们国家的教育平衡问题,并以四川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例。在论文研究上,首先是就义务教育平衡及其相应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同时针对新时期义务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其次,以四川义务教育为例,分析了发展管理机构、监测和评价机制的现状和经验,包括学校结构、运作条件、教学实力。金融投资、管理分析、监测和评价机制。之后,根据现状,通过实地访谈和调查义务教育均等化现象,发现有一些问题在学校的非常明显,因此对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主要对象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在论文的最后,立足义务教育责任强化、强化保障以及深化改革、改善环境等角度出发提供了解决办法和建议,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在新的基础教育期实现机会平等。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开展此研究的意义如下:
在理论上,希望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确保所有学龄儿童以及青少年能够接受出色的学校教育,同时立足人本视角出发,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基于此希望可以出色实现当前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妥善处理,推动我国教育实现健康、科学发展,充分保障教育公平目标达成,促进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能力。
2. 在实践中,希望能够帮助城乡地区深化义务教育供资机制的改革,并有助于综合考虑城乡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人民的教育需要。促进公平和质量,增加投资,随着保障内容的改善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希望能够更快地促进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发展状况
崔惠玉、刘国辉(2010)等人在其作品《基本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里提到,基础教育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教育基尼系数,选取相应的指标,分析教育投入、教育产出和教育效果对教育公平的作用,该研究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现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60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