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政府危机管理研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字数:12949】

2024-11-03 11:0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理论意义 1
(二)实践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一)国内研究概况 1
(二)国外研究概况 2
(三)文献述评 3
三、核心概念界定 3
1、公共危机事件 3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4
(一)研究问题 4
(二)研究方法 4
五、2020新冠肺炎疫情案例梳理 5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况 5
(二)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5
六、政府在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处理中的优势以2020新冠肺炎为例 6
(一)政府危机应对速度加快 6
(二)公众疫情应对心理日益从容 6
(三)大数据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7
七、政府在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处理中产生的问题以2020新冠肺炎为例 7
(一)预防不力、延误疫情最佳控制时期 7
(二)地方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现象严重 8
(三)官僚形式主义严重、部分官员为政绩搞面子工程 8
(四)不理性的封村封路行为 9
(五)哄抬物价、 囤积居奇现象伴发 9
八、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方法探索 9
(一)防患于未然,形成完善的危机预防系统 9
(二)公开信息、告知详情 9
(三)采取措施、积极作为 10
(四)做好善后工作,形成完善危机管理措施 10
(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责任追责机制 11
(六)加强对危机意识的宣传,提高民众危机防范意识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政府危机管理研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摘 要
公共危机事件是一种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爆发突发性、价值中立性、责任承担性、时间紧迫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过程持续性、指向破坏性等几个典型特征。强化公共危机管理,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的危机意识极大加强,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也成为我国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题将聚焦2020年新冠肺炎事件,通过梳理新冠肺炎这起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经过、政府对此采取的公共危机治理措施、以及暴露出相应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去探讨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措施的方法,以此来促进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进步。
引言
危机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各种各样的突发性危机事件严重危害着我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也不是毫无预兆的,如果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有完善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那么危机导致的危害也会大幅度降低[1]。因此对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理论意义
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之后,我国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而损失惨重,因此疫情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突发性危机事件预防机制。此外,学界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文献也数量众多,仅针对非典疫情的危机管理发表的相关文献就有数百篇[2]。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意识到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仍然有空间等待进一步去完善,危机管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危机管理的理论经验需要进一步去充实。本课题着重分析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得出以此来完善危机管理理论层面的研究。
(二)实践意义
危机管理贯穿于我们整个国家发展,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研究危机管理方法,做好危机管理措施,可以使得整个国家和社会面临危机发生的状况时,将危害降为最低[3]。危机的提前预防、做好准备、积极回应、努力重建与学习创新是危机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和过程。面对各式各样的危机, 对相关政府而言, 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全面详尽的危机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实践意义重大[4]。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张成福(2003)认为,中国是一个各种灾变和危机多发的国家,我国政府和社会也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灾难和危机,突发性危机事件也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5]。薛澜在《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中提到我国转型期的危机形态总体上体现出规模大、频次高、危害性强、国际化程度大、波动方式更多元等五个特点。此外,该文献还提到我国危机管理的立法现状[6]。我国目前对公共紧急状态和危机情景的对抗手段比较分散,虽然制定了对付社会动乱的《防震减灾法》(1997年)、《防洪法》(1997年)等,不过这些法律本身独立性比较强,部门管理色彩比较严重。张仲权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中提出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他指出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独立的危机管理机构、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尽完善、信息沟通和联动不完善等缺点。同时探讨了加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1、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治机制;2、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风险评估机制;3、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4、建立公共危机管理快速反应机制;5、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6、完善干部问责纠错机制;7、加强公共危机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危机意识[7]。胡晶(2019)研究指出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的现状。她的研究结论表明1、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在逐步推进;2、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不断完善中;3、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渠道在不断丰富。但是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公开依旧存在不少问题:1、危机信息公开缺乏实效性;2、危机信息公开缺乏统一管理机构;3、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60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