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民满意度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效果研究以浦江县为例【字数:11954】

2024-11-03 10:5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Ⅲ
ABSTRACT Ⅳ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2
2.国内外减贫理论视角 2
3.精细社会理论视角 2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2
(五)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3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3
(一)精准扶贫 3
(二)研究方法 3
1.文献研究法 3
2.实地研究法 3
3.数据分析法 3
三、精准扶贫农民满意度模型 4
(一)理论与假设 4
(二)研究设计 4
(三)信度和效度检测 4
(四)相关分析 4
(五)回归分析 4
四、浦江县新光村精准扶贫模式 5
(一)新光村发展简介 5
(二)新光村模式的优点 5
1.精准扶贫以旅游为导向,改善了人居环境 5
2.村庄中就业岗位增多 5
3.传承与发扬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 6
(三)新光村模式的缺点 6
1.知名度不高,吸引的旅客人数有限 6
2.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 6
3.许多景点多为“一次性”体验项目 6
4.旅游“淡季”远多于“旺季”,不稳定性因素多 6
五、浦江县马岭脚村精准扶贫模式 6
(一)马岭脚村发展简介 6
(二)马岭脚村模式的优点 6
1.摆脱了以往封闭且清贫的状态,经济得到了发展 7
2.环境清幽、古朴而富有诗意 7
3.很好地保留了原古村落的美丽,也融入了现代化的便捷 7
(三)马岭脚村模式的缺点 7
1.知名度不高,吸引的旅客人数有限 7
2.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加强 7
3.村民需要有另外的安家之所 7
4.前期投入较大,成本回收需要过程,后期维持成本高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7
5.民宿整体价格偏高,“劝退”部分体验者 7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
(一)存在的问题 8
1.无法准确地识别扶贫的对象 8
2.无法准确地找到当地导致贫困的原因 8
3.扶贫人员不足以及工作难以展开 8
4.无法准确地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 8
5.无法准确地掌握扶贫信息的动态 8
6.没有建立完善的扶贫效果考核机制 8
(二)解决的建议 9
1.精准扶贫应因地制宜 9
2.应完善贫困瞄准机制 9
3.坚持个性化与共性相结合 9
4.创新管理机制 9
5.重视扶贫评估和考核 9
6.要加强对贫困户的追踪 10
7.重视农民的期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农民满意度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效果研究
——以浙江省浦江县为例
摘 要
经过党和国家三十多年在扶贫中的努力,国内已经接近7亿百姓实现了脱贫梦,我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达到联合国提出的贫困人口减少50%的国家。随着我国迈入了新时代,扶贫工作也踏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扶贫工作正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思想应运而生。精准扶贫的思想就是在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有效的处理好脱贫工作中不完善机制、不到位思想、不落实工作等不良现象。面对这种新变化,我党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争取让家家户户真贫真困的得到帮助,不做表面工程,注重实际效果。而农民作为政府的服务对象和评价者,他们的满意度能很大程度上反应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精准扶贫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地方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为了了解地方政府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本文以浙江省浦江县为例,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调研等获得数据,运用SPSS等软件分析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经过研究我们会发现:精准扶贫感知质量和农民满意度为正相关的关系,它也是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农民期望与精准扶贫的感知质量、农民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分析了解浙江省浦江县精准扶贫的效果,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满意度的建议,以此对其他地方政府完善精准扶贫提供借鉴实例。
引言
本部分将基于对精准扶贫实施状况的分析,对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做简要阐述,分析了我国精准扶贫的现实情况[1]。此外,也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介绍,阐述其中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背景
1.截至十八大,我国扶贫任务已大面积完成,因此我国减贫效应逐渐呈下降态势,结构性因素制约着开发式扶贫的效果。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飞跃,贫困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削减,加之国家落实大规模的扶贫政策,使得我国变成了全球贫困人口数量降低最快的国度,第一个达到了联合国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2]。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减贫效应和开发式扶贫都无法取得很好的结果,精英阶层占据看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这就要求我党和国家推行新的扶贫战略。
2.我国贫困人口不再呈区域式大块分布,人口分布呈局域性,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扶贫政策时要瞄准对象,精准到户。从贫困县到贫困村,我国的扶贫对象在不断缩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60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