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附件)【字数:6844】
目 录
引言 1
一、苏州评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
二、评弹表演与文化旅游融合的优势 2
(一)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 2
(二)苏州评弹的旅游开发价值 3
(三)经典剧目对游客的吸引性 3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评弹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
(一)评弹曲艺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3
(二)评弹艺术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
1.唱腔的独特性带来发展的局限性问题 4
2.演艺者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的可发展性 4
四、合理开发非遗旅游资源的相关策略 5
(一)借助新媒体推广,丰富传播形式 5
(二)培养新生代评弹传承者 5
(三)评弹艺术的旅游推广形式 6
1.主题公园的建造与实景演出的推广 6
2.融合评弹元素研发旅游文创产品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引言
苏州评弹所表演的东西与当代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是其发展的产物。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世界非遗申报备选项目,备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近几年由于苏州经济快速发展,使苏州和别的城市、国家来往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想走进苏州。再加上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快速,对苏州评弹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最终致使评弹听众锐减。现如今文旅结合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如昆曲文旅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虽然旅游业现在受全国疫情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在疫情抗击战结束后;随着评弹与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发展和传播苏州评弹及发展苏州地区的旅游业。本篇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了解现如今苏州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弹文化的现状,就如何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苏州评弹,跟苏州的旅游业相结合,达成双赢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展述。
苏州评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苏州评弹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说唱曲艺,(评话)源于宋代说话伎艺,兴起于清朝,在民国时期走向了巅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600多个弹词艺人对书目、唱腔作艺术改革。距今已经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的深厚;它的独特吸引了无数游客。二零零六年,苏州评弹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政府给予了它大力的帮扶,也说明了苏州评弹本身具有很多的可能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那么多的机遇下,苏州评弹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存在诸多问题。
苏州评弹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它最开始主要表演的场所一直是茶馆,解放后逐渐演变成了专业的书场,如苏州市内的“光裕书场”和“梅竹书场”等,以及一大批基层的社区书场。
苏州评弹现阶段发展现状如下:听众的年龄段相对集中, 90%以上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剩余10%的听众是对它感兴趣的国内外游客、偶尔前来的听众以及为数不多的年轻朋友。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评弹艺术的自身特点相关。因为苏州评弹的表演节目大多以长篇书目为主,每天要是演出两个小时,那至少半个月才能把一个故事讲完。因此,要想完整地听完一部长篇书目,只有退休老人才有这个空闲时间。而年轻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所以评弹的年轻听众几乎没有。另外,评弹的叙事方式和表演节奏比较缓慢,这和当今年轻人喜爱的快节奏娱乐方式也大相径庭。在暑假期间,书场中会见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如“光裕书场”和“梅竹书场”等,可能是因为票价便宜,外来游客可能只是想进去歇一歇。当然,也不排除年轻游客对此比较新奇,所以想进来一探究竟。但他们走进书场之后只坐了一会就走了。可能是因为与节奏有关,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快,而苏州评弹的慢节奏就使游客不太能接受,会感觉很慢。他们很难安静的坐下来欣赏弹词吴侬软语般的清雅。另一方面可能就是语言的问题了,苏州评弹是地方曲艺,就必然要用本地方言来演绎;如果听不懂、看不懂表演者所要表达的东西,那游客也不能够体验、了解到书中人物的酸甜苦辣咸。事实上,就算是苏州本地的家庭,小孩也不会讲苏州话,甚至是听不懂苏州话。这些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大环境息息相关,比如普通话的普及。那那些外地游客啥也听不懂、看不懂,评弹又怎么会吸引他们呢。
所以,总的来说:苏州评弹看似前景一片光明,实则危机重重。苏州评弹想要得到发展与传承,首先就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留住并增加现有的老年听众和如何吸引年轻人和外地游客走进书场。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苏州评弹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评弹表演与文化旅游融合的优势
(一)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
现如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资源这一方面也颁布了许多条例和决策。如一九八二年的《文物保护法》、二零一一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二零一七年的《意见》等。
这些法规的颁发有效的让每一位公民了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在开发旅游资源中不违反相关法规、不破坏文化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这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也发展了旅游业。
评弹这一文化资源就可以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得到大力发展,苏州评弹文化与苏州地区的旅游业相融合,能够得到良性发展。有一成功案例—昆曲就做的很成功。相关政策的颁发,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重大支持;于苏州文旅融合来说,我们不仅要发展旅游业、发扬苏州评弹文化;也要重视苏州评弹自身的一个问题—苏州话。要想开发非遗旅游资源就要从传播和学习苏州话作为一个切入点和出发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0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