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乡村旅游优势分析(附件)【字数:6065】
目录
引言 1
一、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现状 1
(一)旅游资源定义 1
(二)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 1
二、南通乡村发展背景 1
三、南通乡村发展优势 2
(一)乡村条件优越 2
(二) 农业发展迅速 2
(三) 乡村资源丰富 3
(四) 乡村旅游业态丰富 3
(五) 乡村经济基础雄厚 4
(六) 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广阔 4
结论 5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引言
南通市乡村自然环境优美,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南通乡村对南通旅游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南通乡村旅游想要适应旅游时代的到来及经济市场的变化,就要针对目前所具有的资源进行分析,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努力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化,扬长避短,发挥南通农村的资源优势,把握好旅游市场机会。
一、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现状
(一)旅游资源定义
资源,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物质的总和。社会资源可以是这个地区所具有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以及这个地区经过劳动所创造出的各种各样的物质财富等等。
旅游资源丰富还是匮乏对旅游业的发展扮演着重大的角色。就一个地区来说,这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峡谷景观,风沙地貌,海岸礁石,火山熔岩等等景观;高山,小河流水,瀑布,海洋;天气气候,气象景观;森林,草原,动物,自然保护区,都统称为自然旅游风景资源,这个地区的人类遗址,陵墓,军事遗址,重要的古迹;神话,戏曲,诗词,书法;宗教活动,宗教艺术,宗教方面的建筑;传统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名肴佳菜。
(二)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
如今旅游业发展蓬勃,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愈加浓烈,乡村旅游在旅游市场上也占着巨大的比例,乡村旅游也一直是重要的旅游方式之一。其中乡村的环境发展,乡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了南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南通乡村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发展背景
中国古代神话五帝时期,苏中(苏北)的部族和中原部族之间时常发生战争,淮、沂一带的东夷部族曾经被中原部族打败,为了躲避战争,东夷部族被迫迁徙,而古青墩就是其中一支,他们是南通最早的居民,也是最早的一批移民,他们在南通这片土地上播种了北方的文明,并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烙印。
江苏省南通市,属于黄海南部,南通市乡村规划下的民宅,田野,河流,道路,相映成趣。“十五”时期,南通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把10个国家级重点镇、24个省级中心镇作为发展战略,在规划指导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综合开发,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十五”时期,新农村建设迈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城镇数目逐渐减少,城镇规模趋于合理;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的监管,建立乡镇(管)服务站。
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着手实施了“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计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10年的28100元和9900元增长到4万元和1.9万元。三年以来,农村居民一直是快速增长的状态,平均增幅基本达到5年规划的倍增要求,是未来的2年收入迅速增长。进入“十二五”以来,南通市乡村倍受国家惠农政策,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都有提高,农民工数量和工资增加等多从因素的作用,南通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逐渐缩小,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更为合理。
近几年,南通市不再农产品相对过剩,南通市乡村利用地理优势、资金优势、科技优势,已经将农业结构调整,并走向成熟。农村劳务输出增长较快,农业生产要素日益活跃。
三、南通乡村发展优势
(一)乡村条件优越
南通市现有自然村庄1万个以上,规划发展村庄两千四百八十五个个。近几年来,南通市,持续推进村庄环境改进,大力开展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美丽乡村和宜居乡村。全市获批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6个,省级传统村落11个,全市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47个,这些都为特色田园的打造奠定了好的基础。
第一南通交通区域优势明显,沿海高速以及沿海铁路和机场在南通汇合。同时这些交通枢纽在南通乡村遍地分布,在如东县,如皋市,海安县都设立着火车站;在不同的区县也设立着高速路口,例如S28启扬高速路口,G15沈海高速路口等。南通兴东机场开设不同的航班,游客人群面向广阔。作为交通枢纽这一重要角色,优越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南通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二南通属于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很温和,而且四机也很分明。对于南通的土壤条件来说,土地很肥沃,小沟,小河分布合理,是适合发展农林牧一体化的江海平原,由于南通政府实施高效农业的计划行动,耕地的产出率也高出了全省的平均耕地率水平,此行动计划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农业发展迅速
自改革开放之初,南通市农业人口超过半数已经退出了农业生产,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到了城市以外的农村企业和建筑行业。南通市第三十年来,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已下降60%。同时,我国农业的内部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农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业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林、牧、渔业的比重持续增加。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南通市农业生产占农业、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分别为30.4个百分点、10.7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南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江苏的两大“率先”战略布局也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南通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数在2010年末达到67.3分,在苏北苏中地区排名首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0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