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分析【字数:11513】

2024-11-03 10: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运用系数变异法完成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构建,以此指标代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选取中国30个省2011~2018年间的年度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全国进行地区划分的情况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农民收入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全国及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地区间影响差异。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非线性相关,呈倒“U”型关系;西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具有短期的线性相关关系,且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系数大小不同,代表其对农民收入影响效果不同;而东部地区模型中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系数并不显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words2
引言 2
一、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文献 3
1.普惠金融体系研究方面 3
2.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面 3
3.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方面 4
二、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指标测度 4
三、农民收入及地区差异 7
(一)农民收入总体情况 7
(二)分地区农民收入情况 9
四、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效应实证分析 10
(一)变量选取与处理 10
1.变量选取 10
2.主要变量相关解释如下表所示: 10
(二)模型设计 11
(三)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11
1.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1
2.分地区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12
(四)回归分析 13
1.基于全国全样本的回归分析 13
2.基于东、中、西、东北地区子样本的回归分析 14
四、结论 15
六、政策建议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分析
引言
引言
2015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发布《推进普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指出了普惠金融面向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即农民和农村地区。传统金融的服务覆盖范围达不到的的偏僻遥远地区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都被涵盖到普惠金融服务范畴之内。普惠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改变收入方式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其影响是积极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抑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主要是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的,重点关注同一省份不同县域层面,利用县域数据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很少有研究聚焦在省份地区之间。无论是农民的收入还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我国的地区间差异都很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仅从县一级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地区一级研究区域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特别重要。因此,本文首先比较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在此基础上,根据面板数据处理方法,对四大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寻求促进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的金融政策路径选择。
一、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人员引入普惠金融概念,并先后对其进行了多层面分析,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状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普惠金融体系研究方面
(1)国外研究方面:联合国于2005年首次提出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想法。CGAP(2006)从不同视角出发,以深层次惠普金融探究为中心,聚焦贫困人群能否依托惠金融,从而进入到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最终得出肯定答案。Kapoor(2013)通过对金融体系的研究,明确了金融发挥着关键的均衡作用,是稳定经济、收入的重要节点,与此同时,Kapoor的观点是:积极推动金融发展,对于居民享受金融发展带来的福利具有重大意义。与之相对的是,有缺陷的包容性金融体系必然会带来一连串的疑难问题,如收入差距悬殊等。
(2)国内研究方面:杜晓山等人是研究普惠金融的第一批人,他们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其中,杜晓山(2006)通过对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的研究,着重提出,让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所有居民都可以享受普惠金融带来的福利,这是普惠的本最根本的属性;王修华(2009)在其文章中的观点是:建立普惠金融制度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既很好地减弱了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从而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又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这一举措在实践中,战略意义可见一斑。同国外学者Kapoor观点相似,王修华(2012)的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普惠金融发展进程缓慢,那么就可能出现金融风险不易分散的情况。张忠宇(2015)重点研究国际层面绕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地区由于制度不完善且发展环境不成熟,致使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难以落实。对此,张忠宇的观点是,为了农村普惠金融持续发展下去,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按时按质按量从各方面推进,政府需要实施有效政策助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升级。
2.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面
(1)关于国外学者对普惠金融的研究:
Beck等(2007)带头制定和实施了八项指标,用20022003年99个国家的数据衡量金融服务的水平。Sarma(2008)萨尔玛(2008)率先制定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该指数是在深入回顾和分析先前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用于衡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同时实证检验了印度等四十八个国家数据。
(2)关于国内学者在普惠金融方面的研究:
由于普惠金融的概念是最近才提出的,目前全国普惠金融发展指标体系测算方法和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目前,根据Sarma等学术界学者创建的指标体系,我们对金融普遍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最佳指标体系来衡量普惠资金水平。田霖(2012)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测算了各省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建立了农村金融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此外,他还整合了包括地理渗透性指标在内的九项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了广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针对各指标的测度,现有的文献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等权重法。其实,权重在指标体系的测算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一部分研究者已经察觉到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改进赋权方法,以期更加精确地测算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王婧等(2013)通过变异系数法赋予不同指标相应权重。郭田勇(2015)等从世界层面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他的研究样本来源于全球一百多个经济主体,利用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何种因素限制国家普惠金融发展。
3.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方面
(1)首先,从国际层面出发,普惠金融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而且也能补充传统金融覆盖不到位的情况,完善国家经济体系。Zahonogo(2017)的研究内容为金融发展是否能使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及其减贫程度,所选用的分析方法是系统矩估计,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能够起到减贫作用,但是正向减贫效应是有范围的,即呈现出倒“U”型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