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字数:10960】

2024-02-25 13:5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对江苏省各市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农村电商总体做得较好的城市以及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和休闲观光农业电商分别做的较好的城市,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江苏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网店数量,农产品品牌数和示范乡镇数对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存在正向显著影响,而淘宝村数量则意外地对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存在负向显著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已有研究概述2
(二)已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5
三、江苏省农资电商发展情况5
(一)总体发展情况5
(二)地区发展情况6
四、网上营销销售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9
(一)理论模型 9
(二)数据来源9
(三)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9
(四)计量模型11
(五) OLS模型回归及实证结果分析11
五、讨论与总结13
(一)全文结论13
(二)政策建议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江苏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农业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农业的发展直接关乎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并促进农业的发展对于巩固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推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至关重要。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将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引入农村,实现产销一体化、透明化,为农村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创业空间和就业机会,也为城市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和便捷的消费选择,是一项能实现双赢的举措。但是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取得突破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决定以江苏省各市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比较江苏省各市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探究影响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城市间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并为江苏省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概述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后将现有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1.理论分析与模式探索
2.发展现状与问题
截至2017年底,我国淘宝村数量已累计超过2100个,分布在24个省份中,其中浙江、江苏和山东是淘宝村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并且江苏省宿迁市和山东省菏泽市的某些乡镇甚至实现了淘宝村全覆盖。农村网店的数量也随着淘宝村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近1000万家农村网店,农村电子商务的网络销售额更是创历史新高地突破12448亿元人民币。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淘宝村和农村网店的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巨大。(房冠辛,2016)。
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的同时,关于其发展现状的讨论也随之增多,梳理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是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条件展开的。有学者将近年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归功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电商企业的行业竞争以及农民参与度的不断提高(钟燕琼,2016)。有学者认为农村的固有特征决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相较于城市更具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亟待开发的广阔土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较低的创业投资门槛(凌红,2017)。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所需环境已经形成,这主要得力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以及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并且相关理论已成熟,有很多电子商务理论模式可以借鉴,加之政府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和我国淘宝村的成功实践,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马迪,2013)。
一类是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展开的。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体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电商服务平台落后、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物流配送体系协调不力以及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李欣,2012)。有学者从电商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角度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在于农产品电商发展环境不完善、“种群“结构不合理、不同”物种“间的协同共生关系未形成、系统的信息传递渠道、供应链优化以及价值增值功能尚未健全(王胜,丁忠兵,2015)。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包括对农村电商的观念误区(朱品文,2016),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发展电商的人才(张滢,2017),金融支持不足,难以形成有效供需(凌红,2017),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不完善,同质化竞争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洪勇,2016)以及农业数据库质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且缺乏相关法律法规(马迪,2013)。
还有一类是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展开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讨论:从农民角度而言,发展农村电商可以让居民的消费更加多元化,增加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我国城市与农村在发展水平上的显著差距导致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可有效破解城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为城市消费品进入农村和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打通了渠道(钟燕琼,2017)。从产业结构角度而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马迪(2013)针对“菜贱伤农”现象研究得出,信息失调和经营方式单一化是造成农民损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有效降低农民交易成本,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减少农民在经营农业生产时所面临的风险。从国家角度而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填补传统流通渠道中的空白、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同时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是一项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洪勇,201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dzsw/56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