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字数:13044】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目标2
(三)研究内容2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
(五)技术路线3
(六)可行性分析3
(七)可能的创新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4
(一)国内研究现状4
(二)国外研究现状6
(三)研究评述7
三、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技术7
(一)数据来源7
(二)评价技术8
(三)相关概念界定10四、实证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10
(一)南京市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概况10
(二)南京市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10
(三)基于遥感影像的评价11
(四)综合评价模型评价14
五、结论15
(一)总结15
(二)政策建议16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摘 要
土地利用规划是地区土地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本文主要通过遥感技术对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区域规划实施情况提出合理建议。研究方法包括目视解译法和定量分析法。通过在网络搜集遥感图像和各类土地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对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在2009年至2014年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较多。研究表明区域耕地保护政策没有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方式没有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同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度不高。对此我认为应该严格土地审批,减少耕地占用。
引言
(一)研究背景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关于其的研究与讨论从未停息,学者们都在不断研究着更好更精准的办法。国内与国外的学者们对于遥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见解,同时针对现阶段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遥感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总结了其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的不足之处,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极大地推进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科学合理的运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运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在现阶段遥感主要运用在借助遥感获取分析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地理空间信息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保持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建立辅助系统,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审批决策依据等多个方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运用也渐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规划和遥感技术的综合性不足,要更加完善两种学科的融合和相匹配性。遥感操作技术人员所具备的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不足,使得其做出的成果会脱离实际,没有意义。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也是现阶段需要加强的方面,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了规划成果的准确度等方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仍然在不断发展,学者们的思考与努力也从未停止过。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继续扩大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在土地利用规划运用中的规模,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用于参考和更直观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加强3S技术之间的配合,实现数据的合理完全利用等。
(二)研究目标
运用遥感影像图,评价南京市栖霞区在规划实施前的与规划实施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完成情况。
(三)研究内容
1.国内外文献综述
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遥感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以及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运用的研究结果文献进行收集,根据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将收集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当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2.相关概念的阐述
本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
3.通过遥感影像图评价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
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南京市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前后两个不同时点的遥感影像图进行比对,找出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并与南京市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比照,对南京市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4.对南京市栖霞区规划实施进行定量评价
本部分主要通过建立评价模型,来定量分析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建议。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运用遥感影像图比对,评价一定期限内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
(五)技术路线
具体研究的技术路线见下图11。
图11 技术路线图
Fig.11 Technology Roadmap
(六)可行性分析
本论文在拟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评价。首先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搜索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文件,运用网络下载南京市栖霞区的遥感卫星影像,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初步评价规划实施情况,再通过建立模型,定量分析该南京市栖霞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符合性。具备相关文献研究若干,论文实施难度中等,可行性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0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