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研究【字数:11387】
目录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I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KEY WORDS IV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有关农民工住房的研究 1
(三)研究方法 2
1.文献综述法 2
2.文本分析法 2
(四)研究内容 2
二、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相关理论基础 2
(一)住房保障 2
(二)保障性住房 3
(三)住房保障公平理论 3
(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理论 4
三、南京市关于保障性住房政策解读 4
(一)相关政策 4
(二)政策落实 7
(三)南京市住房保障政策现状 7
四、南京市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8
(一)政策问题 8
1.与农民工群体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并不完善 8
2.保障政策覆盖范围窄 8
3.住房建设的相关体系的不完善性 8
(二)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8
1.政策信息壁垒 8
2.保障房较多处于位置偏僻的地方 8
3.企业保障严重缺乏 8
(三)管理问题 9
1.保障房建设监管不足 9
2.保障房准入和退出管理欠缺 9
3.住房市场的规范较为欠缺 9
五、南京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提升策略 9
(一)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9
(二)完善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 9
(三)落实落户政策调整 10
(四)制定完善的地方法规 10
(五)完善城市空间规划 10
(六)深化租房补贴政策 10
六、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大量剩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农民工已经成为建设城市的主要基层力量。但农民工在大城市中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住房问题严重。并且面向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小,惠及人数少,进入门槛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利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了南京市农民工住房保证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政策的梳理与解读,发现了保障性住房在政策制定、实施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进而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镇化率仅为17.92%,之后我国城镇化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019年,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62%。”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打工人群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彭公阳,2016)。因此,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农民工数和规模也在扩大,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2019年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农民工群体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人口已达2.97亿。农民工群体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住房问题方面受农村户口限制、城市住房制度有限,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没有正式纳入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也不乐观。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将农民工住房问题正式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范畴,四川、湖北等地区陆续出台农民工住房保障的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部分城市陆续实施将农民工住房保障正式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计划。但是,由于农村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规模和数量变化较大,该计划的实际操作效果无法达到目标,农民工群体依然被排除在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之外。近年来,一些城市实施了计划,将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权利正式纳入住房保障制度。在新经济形势下,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全面保障农民工集体的生存权益,也是影响社会进步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各方面对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关注。
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长三角地区,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对吸引外来劳动者具有相当强烈的影响力,南京市郊外也有很多农民工聚集的生活区。所以,在此社会环境下,本文选用南京市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京市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可以表明农民工的住房现状以及现存的问题,为之后南京市政府改进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健全我国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提高我国农民工的住房水平,对社会主义进程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二)国内外有关农民工住房的研究
Canter与Wheatley(1980)发现了不能够适应功能性地区新变化的传统城乡一体化周边区域。得出了一条结论:要从多角度多维度感知城乡一体化周边地区的变化,结合土地利用的综合性一起分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0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