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城扩张对pm2.5的影响及其差别化管控研究【字数:12663】

2024-11-03 10:3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II
引言 1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驱动机制分析 1
(二)城市扩张的空气污染效应 2
(三)小结 3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3
二、 研究目标与内容 4
(一)研究意义 4
(二)研究目标 4
(三)研究内容 4
1.城市扩张和PM2.5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
2.城市扩张的PM2.5排放效应分析 5
3.对城市扩张的PM2.5 效应的差别化管控研究 5
三、 数据与方法 5
(一)数据来源 5
(二)研究方法 5
1.因变量的选取 5
2.自变量的选取 5
3.城市扩张对PM2.5污染效应的计量分析 6
四、 结果分析 6
(一)东中西部城市扩张与PM2.5排放分析 6
1.中国PM2.5排放的时间特征 6
2.东中西部地均PM2.5排放时空特征 7
3.东中西部城市扩张的时空发展状况 8
4.东中西部城市扩张的PM2.5排放效应分析 8
(二)三大城市群城市扩张与PM2.5排放分析 9
1.三大城市群地均PM2.5排放时空特征 10
2.三大城市群城市扩张的时空发展状况 10
3.三大城市群城市扩张的PM2.5排放效应分析 11
(三)三省城市扩张与PM2.5排放分析 12
1.三省地均PM2.5排放时空特征 12
2.三省城市扩张的时空发展状况 12
3.三省城市扩张的PM2.5排放效应分析 13
五、 结论与建议 14
(一)结论 14
(二)建议 15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城市扩张对PM2.5的影响及其差别化管控研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也伴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研究城市扩张产生的PM2.5效应,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制定减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EDAC的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全国278个地级市的PM2.5网格数据集及投影影像、中国科学院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相应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研究分析城市扩张对PM2.5排放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差别化管控研究。本次研究表明:(1)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年内中国城市扩张规模对东部地区PM2.5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三大城市群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性(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以三大城市群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区域发展的差异会导致空气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的不同,因此,应该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东中部地区应注重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管控,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同时兼顾能源结构优、人口规模改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在稳步推进城市扩张基础上,注重结构调整与升级,同时做好生态保障工作。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带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城市发展逐渐出现不协调的问题,出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迅速甚至膨胀发展,而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却很缓慢现象。因此,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以及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等规划[]。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化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统计,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8.48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6.7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1978年末提高42.7个百分点[]。
然而人们享受着快速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污染问题的威胁。以NO2、SO2、PM2.5、PM10等为主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不断上升。据最新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35.8%;21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比64.2%[]。而作为重要污染物之一的PM2.5,会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人体健康,尤其会导致呼吸系统等方面疾病。同时PM2.5的去除难度较大、经济与环境难以协调发展、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都制约着PM2.5的治理,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以及迫切的污染治理要求无疑是当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项巨大挑战。目前,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地方相继出台各项政策,加大环保力度,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将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之一。
而城市扩张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其过程必然需要消耗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伴随着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结合国情,研究城市扩张的PM2.5效应,探索两者内在的联系,并进行差别化管控研究,为我国推进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日后构建PM2.5污染治理的长效推进机制及制定有效可行的能源利用方案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友好发展。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驱动机制分析
城镇化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众多负面影响。众多研究也表明,空气污染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空气污染因素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较早的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影响关系并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Grossman在对地区经济产出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随后,大量研究都基于此理论进行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探讨。李斌等利用中国12年的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了系统 GMM 模型与门限模型,研究得出我国总体存在倒“U”型的空气污染库兹涅茨曲线,并发现了中国不同发展区域存在不同类型的曲线发展趋势[]。李茜等基于2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10年间,城市空气中 SO2浓度符合倒U形曲线,而NO2、PM10浓度及综合污染指数与经济发展之间呈 U 型关系,且污染物类型的差异会导致演化规律存在不同表现形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0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