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以开封为例【字数:9091】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绪论 1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三)国内外有关城镇化问题研究 2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 2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2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2
(三)城乡一体化 3
1.城乡一体化研究相关理论 3
2.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 3
三、开封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4
(一)开封市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4
(二)开封市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4
四、加快开封市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思路构想 5
(一)开封市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5
(二)推进开封市农村城镇化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6
(三)加快开封市城镇化发展思路构想 6
(四)推进开封市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表31 20102016年开封市城镇化发展相关指标 3
表42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变化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
摘 要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城市化的总体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最传统的农村社会和社会转型而来的建设过程。城市化发展是优化国内经济结构、促进核心产业的一条完整途径。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大省,开封属于河南省的一个重点大都市,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情况较低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数量多、城乡人均年收入差距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地域之间基础设施配备短板成为地区经济的另一个因素。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是因为认识过程和认识观念的局限性和对农村流动的限制,可以说城市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想要城镇化问题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解决,寻求一条符合开封市自身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将理论和实例相结合,探究开封市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引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农民群体基数大。自古以来,良好的农业耕作态势是国家文明发展的基石。党和国家的规划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乡镇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河南省城镇人口众多,在中国所有城市之中河南省拥有最多的城镇人口和较好的农业发展文化。开封市属于河南省的一个发展比较中等的城市,生产总值在河南省排名也相对落后,与郑州等其他城市相比,开封市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这意味着河南省国内经济总体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
开封是中原的主要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很高。为了提高河南省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必要弥补开封城镇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河南省2006年经济蓝皮书的综合分析和预测数据明确强调:“要做好工作,继续把开封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其他城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开封市的进一步发展,重点实施开封市振兴产业”。由于开封市特殊的历史地理中间位置,开封市中心距省会郑州市中心不足40公里,在郑州两极内部差异的影响下,大量元素在流向郑州,如果无法及时改变,开封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从长远来看将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论文研究的内容
(1)开封市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2)阻碍开封市农村城镇总体发展的外部因素 。
(3)研究开封市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潜力,以及推进农村城镇化要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
(4)加快开封市农村城镇化进程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2.论文研究的方法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仍有着许多阻碍,面对着一系列问题,根据问题来收集有关历史资料论证很有必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搜寻并分析数据,根据现有文献,得出结果并对开封市未来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做出构想。
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的有效对策,根据这些对策,找出符合开封市城镇化问题的有效对策,并对这些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三)国内外有关城镇化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学者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如:辜胜阻(1995)对城镇化做出定义,他认为快速的城镇化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的并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杨贵庆(2011)甚至认为,合理的其他城市视觉规划是城市化的基本路线,同时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绝对公平性和两端的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的宜居性以及国内的总体规划。张占仓(2011)对河南省小城镇化新战略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探讨,同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概念相比,新型的城镇化更加要求高度的城乡协调性,从而缩小城乡一体化的差距,努力实现城乡同步的发展目标。
就国外研究情况来看,国外学者对农村城镇化问题也有独到见解。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989)提出:“城与乡,不可分;城与乡,同重要;城与乡,应结合”。加拿大学者麦基(T.G.McGee,1991)对亚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长达30年之久,研究发现在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是在逐渐密切,城乡之间的差别和城乡区域之间的界限在慢慢消失,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城乡融合的组织类型。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想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并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在原则上结合中国国情,实现特色化的城市协调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长远目标应该基于中国实际发展情况低于发达中国家的事实。根据目前国外已有的现实经验,整个城镇化过程可以被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为慢速发展阶段,紧接着是加快发展,最后是发展迟缓的时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0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