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耕地非农化压力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字数:8804】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一、绪论 4
(一)研究意义 4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
二、研究地区概况 5
(一)自然条件 5
(二)经济条件 5
(三)土地利用状况 5
三、京津冀地区耕地非农化压力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7
(一)数据来源 7
(二)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 7
(三)时序演化进程分析 8
四、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评价与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11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11
(二)时序演化分析 12
五、耕地非农化压力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13
(一)耦合协调性评价 13
(二)耦合协调性时序特征分析 13
(三) 耦合协调性类型分析 14
六、结论与建议 18
(一)研究结论 18
(二)建议 19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耕地非农化压力与新型城镇化的
耦合协调度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全面实施,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耕地非农业用地压力逐年加大,导致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利用总体失衡。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和一体化战略的主要发展对象,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以京津冀地区城市为例,运用熵权法对20082017年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耕地非农化压力指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协调关系,最后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的相关建议。
引言
(一)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将耕地非农化压力与城镇化水平进行指标量化,并计算二者之间的协调度,为一体化发展带来决策支持。京津冀地区作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其战略意义非凡。为缓解其因城市扩张带来资源供求矛盾加深、耕地被侵占问题,促进产业间可持续发展,详尽总结京津冀地区耕地非农化压力大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现状,为京津冀高效协同发展的提出部分可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采取的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本文以20082017年京津冀地区各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20082017年的统计年鉴资料,以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各市耕地非农化压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耕地非农化压力与新型城市化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京津冀城市群地区耕地非农化的时序变化以及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2.研究方法:一是采用文献法。充分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学习相关法律与政策知识,对土地管理法规、农田保护条例等规章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搜集统计年间上的数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二是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通过对京津冀各直辖市、地级市耕地非农化、新型城镇化水平程度的统计和分析,研讨其相互的关联程度和内在机理。
二、研究地区概况
(一)自然条件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环渤海地带。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总面积约为216000平方千米。
表21京津冀地区面积及占比
Table 21 area and propor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面积
16400km²
11900km²
188000km²
占比
7.60%
5.52%
86.89%
(二)经济条件
截止至研究时年(2017),京津冀地区总人口数11755万人,地区GDP总量为75925亿元,人均GDP为67492元。
表22京津冀地区2017年经济条件对比
Table 22 comparison of economic condition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2017
经济条件
北京
天津
河北
常住人口(万人)
2206
1562
7470.1
GDP总量(亿元)
24899.3
17885.39
31827.9
人均GDP(元)
118000
115000
43100
产业结构占比(1:2:3)
0.5 : 19.2 : 80.3
1.2:44.8:54.0
11:47.3:41.7
结构类型
三产业为主
二三产业均衡
二产业为主
(三)土地利用状况
表23 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Table 23status of land us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in 2017
北京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0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