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附件)【字数:7755】
目录
一、引言 1
(一)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背景 1
(二) 智慧图书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
(三)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二、RFID图书馆项目概述 3
(一)RFID图书馆项目简介 3
(二)RFID图书馆的作用 3
(三)RFID图书馆系统内容及结构 3
(四)RFID图书馆的配置 4
(五)RFID技术的优点 4
三、RFID应用软件系统设计 6
(一)硬件层 6
(二)用户层 10
四、智慧图书馆功能 11
(一)RFID射频射频识别技术功能介绍 11
(二)元器件功能介绍 12
五、实物制作与安装 13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附录一 原理图 22
附录二 PCB图 23
附录三 元件列表 24
附录四 程序 25
一、引言
(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背景
随着网络的发展,物联网也应运而生,各种服务设施的发展都与物联网密不可分,智慧图书馆也因此产生,它抛弃了传统图书馆耗费人力物力,每一次借记都需要纸张登记的方法,运用了计算机和网络这一便利的方式产生了新的管理方式。智慧图书馆更加方便于民,减少了污染,节约了时间,每一次借记都可以查阅,不在存在遗忘的可能。本设计运用了RFID技术与ZigBee通信技术相结合设计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本设计——智慧图书馆所使用的元器件有:温湿度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蜂鸣器电路、报警装置、摄像头等电子元器件组成的门禁系统与安全监测系统。软件部分包括了各种元器件的电路流程设计和代码编程等。
(一)智慧图书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时间短,没有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从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技术上的经验。在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开始于21世纪初,在这个最初的阶段里,研究者们不断做出猜想然后去不断的尝试修改, 在2010年我国第一篇关于智慧的图书馆的论文是由华侨大学的严栋发表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这意味着我国开始了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从这以后我国出现一群对智慧图书馆进行研究的人员。
这时的国外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还在一个初期处于不断实践纠错的阶段,主要对智慧图书馆进行研究的是一些欧美地区大学高校的图书馆和大型图书馆。由Aittola M在2003年提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的这一全新的概念,在这之后,很多国家这方面的人才又提出了一些列的看法,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把这些研究内容组合在一起,为现在的智慧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方向。在国外有两位叫Tara Z和HsiaChing C(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对智慧图书的得内容和定义使用了一种叫Meta分析法的方法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他们选定使用了多种相关学术信息,使用了大量文献信息对智慧图书馆进行研究,总计40余篇研究数据为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提供基石,他们通过对论文发表的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判断,通过对标题的分析,最初的高频热词是“books”;在第二阶段时“service(s)”一词取代了“books”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高频热词, 这标志着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在像读者转变;第三阶段的高频词汇从“service(s)”这一个变为了“Information”和 “knowledge”两个词,它们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这说明智慧图书馆有了一次大突破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空间上有了变化。从实体的书本知识向无形的知识延伸,各种知识都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存储起来。到了后来RFID技术给这种猜想提出了技术支持,使智慧图书馆在当今飞速发展。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设计制作出的仪器是运用RFID技术与蓝牙通信技术为主要系统的核心。使用了keil5软件进行编程和硬件上电路的搭建两个部分完成。通过在学校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对电子元件的线路进行了简单的搭建和焊接,加上自己对电路问题的处理和不断实践修改,结合上述知识加上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结合传统图书馆的智能管理系统。
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图1.1所示:
二、RFID图书馆项目概述
(一)RFID图书馆项目简介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内容为RFID技术,该技术对图书馆的存储的图书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整合,把曾经的人工处理图书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为数据化的处理方式,提高了处理效率,大大缩减了图书馆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让智能化更加普及,让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更加迅速便捷,这也大大的提升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让智慧图书馆在社会上得到大范围的建设。
(二)RFID图书馆的作用
智慧图书馆运用了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使读者自助借还书变得简单快捷,对图书实行了更加简洁化的布置,使查找图书更加便捷。
对图书的使用情况去向和使用目的,怎么来的都能明确的记录,这一方法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高效的管理使得对人力的需求大大减少,这一技术还带来了定位采集功能,大大减少了人力对图书的管理难度,使得图书遗失损坏的概率大大下降。也带来了更加广泛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的设施。这一改变有利于增加现代化的图书馆对读者的便利,而且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获取的速度也大大提升了,具有快速,精准,智能等特点,这是读者所需要的,也是图书馆管理上所需要的。
智慧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上是有很大区别的,RFID这一技术使得智慧图书馆取代传统图书馆提供了优势。该技术不仅对图书馆管理效率进行了提升,还减少了图书馆对人力的需求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使得人力服务得到了一定改变,让服务范围更加人性化了,高效的科学化的更全面的服务,并最大限度的让读者享用到图书馆的便捷,知识储备的丰富,查阅方便的服务。社会对图书馆发展的资金支持,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两者互利互助,使图书馆图书文献知识能够一份多用,一书多借,为读者提供了便捷,图书馆不在图书上大量沉余,读者也不再为图书借阅烦恼。营造了一种“无所不在"的借阅环境,为丰富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便捷。+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zxx/dzdq/60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