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智能蓝牙电子秤设计(附件)【字数:7832】
目录
一、绪论 1
(一)引言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2
二、 智能蓝牙电子秤的设计方案 3
(一)智能蓝牙电子秤设计方案 3
(二)产品选型方案 3
三、智能蓝牙电子秤的硬件电路设计 6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 6
(二)系统显示电路设计 8
(三)蓝牙传输电路设计 8
(四)AD转换电路设计 9
四、智能蓝牙电子秤的软件设计 11
(一)软件设计总流程介绍 11
(二)AD模块工作时序说明 12
五、系统整装、调试流程 13
总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一 原理图 21
附录二 PCB 22
附录三 元器件清单 23
附录四 软件源代码 24
一、绪论
引言
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无论是在商业购物中还是在日常的厨房内美食制作过程中,在所有需要称重的场合,都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电子秤。这是人们对重量最直观的感知。古时候流传至今的杆秤,就能够很鲜明的说明古人对于称重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智慧。一根杆上面标上刻度,用秤砣作为测量基准,就可以相对精确的测量物体的重量。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售卖的商品越来越多,由于商品的重量和种类各式各样,传统的称重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称重需求。随着称重传感器和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量装置由于测量不精确和不方便使用等的特点,已经逐渐被淘汰。
当前流行的电子测量装置例如电子秤、电子天平等等因为其精确性和易使用、易携带等很多的优点而受到使用者的广泛欢迎,已经广泛使用在了商业、工农业、科研行业等众多行业之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电子秤是电子衡量器件的一种,许多国家都也已经把衡量器件的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电子秤的发展方向是向提高测量精度和降低使用成本这两个方面发展的。同时这样的需求也会提高人们对于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和高位数的模数转换器的需求,从而进一步造成行业的革新。因此,开发出更高的精度以及更低廉的价格对于开发出新的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食物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逐渐复杂的过程。纵观历史,电子秤的发展也同样符合这样的规律。它也经历了从单一化到逐渐功能多样化的过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类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杆秤、天平等已经不能够满足许多现场的实际需求。逐渐提出了测量自动化的设想,借助于相关的传感器件以及显示器件,能够快速且方便的将当前的重量信息进行快速显示。同时近年来,电子衡量器件也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之中。电子衡器测量技术也已经成为储运技术,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衡器发展历史十分曲折。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的是机械式的衡器,40年代之后开始逐渐发展出了机电结合式的衡器。慢慢的到了5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以称重传感器为主的电子衡量器件。这个阶段出现的称重传感器及其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为电子秤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以后的电子秤基本上都是在这个传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在相同的时代,国外部分发达技术国家就已经出现了0.1%称重精度的电子秤。同时在7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对市面上大部分的老式机械秤进行了机电一体化的改造。
目前我国的电子衡器以及全面进入智能化和数值化的时代,普通的电子秤也已经在许多需要称量的场合发光发热。从采集模拟信号处理到采集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从东西静止不动才能进行称重到进行动态测量,由单一的称量到大规模多点甚至于组网测量的大趋势下。我国的称量相关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衡量器件与国外还是有较大的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先进制造设备的差距,以及稳定性比不上国外的产品等。但随着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以及相关传感器件的高速发展,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缩小与他们的差距。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子秤的发展历史,其次阐述了电子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相关行业的不足之处,和 开发出高精度、易用性的电子秤的必要性。
第二章主要说明了本设计的主要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对比。还介绍了本设计的智能电子秤的主要性能参数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关传感器的知识。以及HX711这一款24位的AD转换器的相关知识。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智能蓝牙电子秤的硬件电路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了能够维持单片机工作的最小系统电路部分,其中包括了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还包括了OLED驱动电路和蓝牙模块的驱动电路。
第四章主要从软件流程图出发,介绍了本设计的总体软件架构和软件设计流程。以及AD模块的驱动时序图的说明。
第五章则主要说明了我在最后的组装调试过程中的调试步骤与流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详细的组装调试过程。
最后总结了本设计的优缺点以及主要的使用场景,对比国内外优秀的设计,针对本设计提出了一些不足和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说明本文主要与设计时相比的主要完成情况。
二、 智能蓝牙电子秤的设计方案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zxx/dzdq/60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