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不同毒力毒株的差异分析【字数:10332】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引言 2
1. 不同毒力ASFV基因组的差异 3
1.1 左右可变区中的差异 3
1.2 中央保守区中的差异 4
2. 流行病学 4
2.1 流行历史 4
2.2 流行病学特征 5
2.2.1 宿主 5
2.2.2 易感动物 5
2.2.3 生物载体 5
2.2.4 传播途径 6
3. ASF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6
3.1 ASFV在靶细胞中复制、组装与释放 6
3.2 靶细胞对ASFV的反应 7
3.2.1 巨噬细胞对ASFV的反应 7
3.2.2 树突状细胞对ASFV的反应 8
3.3 自然杀伤细胞与低毒力毒株 8
3.4 中和抗体作用 9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9
4.1 强毒力毒株 9
4.2 中等毒力毒株 10
4.3 低毒力毒株 10
5. 诊断 10
6. 结论与展望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非洲猪瘟病毒不同毒力毒株的差异分析
摘要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家猪及野猪高死亡率的一种疾病。目前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根据已报道的分离毒株,按其毒力分型可分为强毒力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低毒力毒株。强毒力毒株通常可引起超急性感染和急性感染,强毒力毒株感染猪后4~9天猪只死亡率可达到100%。中等毒力毒株会导致亚急性感染。通常在年幼动物中死亡率高,而在年长动物中死亡率低得多。低毒力毒株导致的慢性感染中,临床体征和病变均是非特异性的,但可以持续数月。对不同毒力毒株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很有必要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这关乎到全球非洲猪瘟的预防与控制。因此,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等方面对非洲猪瘟不同毒力毒株进行分析,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后续研究和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