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受体激动剂对肉鸡胸腺和脾脏功能的影响【字数:8010】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材料4
1.2试验设计4
1.3饲养管理4
1.4样品采集5
1.5数据处理5
2结果与分析5
2.1饲料中添加甜味受体激动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5
2.2饲料中添加甜味受体激动剂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6
2.3饲料中添加甜味受体激动剂对肉鸡胸腺和脾脏的影响 6
3讨论7
参考文献9
致谢10
甜味受体激动剂对肉鸡胸腺和脾脏功能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味蕾作为生物体感受味道的重要器官,对于动物采食、维持机体营养均衡、避免进食有害物质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味觉受体不仅在舌头的味蕾上表达,还在动物体内其他器官或组织中有所表达,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尚没有全部明确。味觉受体下游信号级联也存在于不同组织中,并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有研究表明,家禽的味蕾数量少、敏感度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低,基本判断家禽舌头对于味觉的感知能力非常差,所以也导致了家禽咀嚼不良、流涎率低等症状[22]。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禽类舌头后表面没有味蕾[23]。家禽的味蕾主要分布于上皮软组织的唾液腺,舌根和咽喉。饲养家禽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为味蕾的分布与其敏感性在禽类计划中是可变的。胸腺和脾脏作为动物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保障动物机体健康。之前有研究表明味觉受体可能在动物体的其他器官也有表达,本实验探究味觉受体是否在免疫器官上有所表达,是否对动物体的免疫相关功能有所影响。
本实验采用的甜味受体激动剂有三种:甜菊糖、糖精钠、三氯蔗糖。糖精钠已被证实不能被动物和人类代谢分解[4,5]。有研究表明,通过放射性元素标记法标记糖精钠,得到结果:摄入糖精钠24h之后,大部分糖精钠能随尿液和粪便排出,但72h后仍可在许多组织中检测到糖精钠的存在[6,7]。残留于动物体内各组织的糖精钠是否发挥生物学功能,是否对动物机体及各器官有影响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动物摄入的甜菊糖能被胃肠道吸收并代谢分解。甜菊糖通过微生物水解形成甜菊醇,随后甜菊醇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苷酸,最终排出体外[810]。动物实验表明,三氯蔗糖经口进入体内后,大部分以三氯蔗糖原样的形式直接从粪便中排出,小部分残留通过尿液排出[11]。这三种甜味剂虽然都能通过直接或代谢的方式间接排除体外,但最新研究表明,他们仍在动物体内发挥生物学功能。
现今,国内外对于甜味受体激动剂的研究及报道都很少,也并没有研究揭示肉鸡甜味受体激动剂对其生长发育及各器官是否存在某种影响,但由于有研究证明味觉受体在动物体其他器官也有所表达,所以本实验以肉鸡为对象,通过分组饲养来探究甜味受体激动剂对肉鸡胸腺及脾脏的发育是否存在影响。本实验选用肉鸡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肉鸡具有便于饲养管理及采样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家禽的味觉研究较少,家禽味觉受体的作用位点及作用机理尚待揭示。现今国内外对于甜味受体在鸡上的研究较少,甜味受体激动剂在肉鸡饲养上的使用更是未曾涉及,探究其对肉鸡胸腺及脾脏功能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创新的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甜味受体激动剂有三种:甜菊糖、糖精钠、三氯蔗糖。糖精钠,又称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是由人工合成带两个结晶水的糖精钠盐。甜菊糖,又称甜菊苷,是一种从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中提取的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三氯蔗糖是一种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在生物体内不参与代谢,不被机体吸收,是一种健康的甜味剂。本实验在各组别中的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甜味剂旨在研究其被肉鸡摄入体内后,与甜味受体结合,是否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对肉鸡胸腺及脾脏功能是否具有影响。
1.2 试验设计
为了研究甜味受体激动剂(甜菊糖、糖精钠、三氯蔗糖)对肉鸡胸腺及脾脏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96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Control(对照组)、STE(每千克饲料添加250mg甜菊糖)、SUC(每千克饲料添加250mg蔗糖)以及SAC(每千克饲料添加600mg糖精钠)4组,每个处理设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鸡。试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0~21d饲养阶段以及数据处理及分析结论阶段。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在本实验的饲养过程中,及时记录体重(为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于第21天进行称重、屠宰并采集各组鸡只的血液、胸腺、脾脏、法氏囊。每个重复组别内选取一只鸡进行翅静脉采血,每只采血3mL,使用抗凝管进行保存,放入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分装,置于20℃的冰箱内进行保存。采用血清生化分析仪来测定血清的各项生化指标。采血后采用颈外放血的方式进行屠宰,采集其胸腺、脾脏、法氏囊,称重并记录。用血清生化分析仪对样本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项目有: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采集数据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以及各器官重量数据的分析得出课题结论。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差异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测定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