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字数:7716】

2024-11-02 11:1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生理机能和繁殖力有极大的危害,为探究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的影响,本实验选用12头产奶量、胎次、体况相近的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分为两组,实验期间当THI≥72时,对物理降温组奶牛进行间歇性喷雾吹风处理,观察与测定实验牛的生理指标、生产性能和瘤胃液pH。实验结果表明,物理降温组和对照组在呼吸频率、直肠温度、乳脂率、乳蛋白率、全乳固体含量差异显著(P<0.05),物理降温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低于对照组,物理降温组乳脂率、乳蛋白率、全乳固体含量高于对照组;采食量、产奶量、乳糖含量、乳尿素氮含量和瘤胃液pH差异不显著(P>0.05),物理降温组瘤胃液pH、采食量、产奶量和乳糖含量高于对照组,物理降温组乳尿素氮低于对照组。综合各项指标分析,物理降温对奶牛热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1 材料与方法6
1.1 实验动物及实验设计 6
1.2 测量指标及方法 6
1.2.1 牛舍环境及温湿度6
1.2.2 呼吸频率与直肠温度6
1.2.3 采食量6
1.2.4 产奶量及乳成分6
1.2.5 瘤胃液pH6
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6
2 结果与分析7
2.1.1 试验期间牛舍温湿指数7
2.1.2 生理指标和瘤胃液pH7
2.1.3 产乳量和乳成分7
3 讨论 8
3.1.1 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影响8
3.1.2 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9
3.1.3 前景展望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引言
奶牛是经长期选育形成的以乳用为主要用途的品种,荷斯坦奶牛是如今饲养最为广泛的品种。奶牛较其他家畜易发生热应激,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引起:①从生物学方面来看,奶牛体型较大、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及被毛和体组织保温性能良好等特征,导致其皮肤在寒冷环境有较好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的保温隔热能力,不利于皮肤表面空气的对流和散热,此外奶牛汗腺不发达,呼吸散热成为主要的热交换方式。同时瘤胃发酵和饲料消化时产生大量热,以上原因造成奶牛产热量较高且机体产生的热量较难散失[1]。②从生理学方面来看,热应激会造成奶牛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和心跳增加、体内氧化过程增强、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2]。同时外周神经将热信号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释放促肾上腺激素,使肾上腺激素释放量增加,肾上腺激素会促进机体分解反应、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能力。但是高温环境会促进释放的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逆向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中枢神经的活动,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热应激的调节能力[3]。③最后从免疫学方面来看,热应激会降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4]。且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造成奶牛夏季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患病率上升。同时,热应激会降低奶牛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血液中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夏季我国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温天气,其气候特点为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且空气流速慢,这种环境会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制约着奶牛产业的正常发展。泌乳奶牛正常体温为38.5—39.3℃,最适生产温度为10—20℃。在此温度范围内,奶牛的产奶量、奶品质及饲料消化率处于较高水平[5]。当温度超过27℃,奶牛出现采食量、繁殖性能和免疫力降低等热应激反应。
奶牛热应激是机体对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6]。当奶牛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通过蒸发、辐射、对流等方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使奶牛体温升高,高温刺激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特异性障碍的全身性适应症和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按照受热应激程度大小和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热应激和慢性热应激。通常情况下可采用表皮温度、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反映奶牛的热应激程度,但是这些指标的检测存在滞后性、检测成本较高及操作不便等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得以应用。而畜舍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是造成奶牛热应激的直接原因,因此综合多个环境因子,建立衡量动物热应激的发生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温湿指数(THI)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奶牛热应激指数,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环境与动物热交换的最重要因素,而温湿指数是通过温度计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综合人在此环境下的热感觉提出的概念,因此温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奶牛的热应激程度[7]。
目前针对热应激主要有三种解决途径:一是对现有奶牛品种进行改良,动物对热应激敏感程度与遗传因素有较为紧密的关系,不同品种奶牛对热应激敏感程度存在较大差别,可以使用耐热性较好的母牛品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以增加奶牛对热应激的耐受能力;二是对奶牛进行日粮上的营养调控,增加夏季日粮能量浓度以保证日粮质量,或在夏季日粮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缓冲剂、小苏打或胆碱等物质,以应对奶牛夏季采食量和消化率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进行物理调节,对畜舍实施屋顶遮阳、湿帘负压降温、舍内风机结合喷淋或喷雾等措施,以减少畜舍热辐射、降低奶牛呼吸频率和体温[8]。
对于物理调节,喷雾和通风对热应激奶牛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二者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生理指标和瘤胃液pH的影响也需进行详细探究,本研究以奶牛生理机能、生产性能、瘤胃液pH的测定为切入点,测定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生理机能、生产性能及瘤胃液pH的影响,总结归纳奶牛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到物理降温对热应激奶牛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奶牛热应激提供基础。由于热应激对夏季牧场生产及管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本实验期待能够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契机,为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提供依据,对于奶牛夏季热应激的防控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对瘤胃液pH进行了测定,瘤胃液pH的高低对瘤胃微生物生长及瘤胃发酵有重要意义,瘤胃液pH的变化能够有效的表现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时消化系统的变化。我们希望此次研究能够为今后更好的深入探究瘤胃及后肠发酵模式提供实验基础,为完善整个热应激对于奶牛生产性能影响体系研究做一个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