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字数:8996】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1 材料与方法5
1.1 材料 5
1.1.1试验动物5
1.1.2饲料营养成分5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指标7
1.2.1 样品采集7
1.2.2 屠宰率及胴体品质7
1.2.3 肉品质测定8
2 结果与分析9
2.1 微生态制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9
2.2 微生态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的胴体品质的影响10
2.3 微生态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的肉品质的影响11
3讨论 12
3.1微生态制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12
3.2微生态制剂对猪的胴体品质的影响12
3.3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使用杜×长×大生长猪作为试验对象,选取48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微生态制剂组。每组设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参照NRC标准调配的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微生态制剂。研究结果显示:(1)在生长期,两组在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上有显著差异。采食量差异不显著。在整个生长肥育期,上述三个指标的差异不显著(2)在屠宰率方面,微生态制剂组显著减小了眼肌面积,猪胴体长有上升趋势。微生态制剂组中各项屠宰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3)在肉品质方面,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了肉色评分和剪切力,对其他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其中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与大部分已有研究结果相反。
引言
2016年全世界猪肉产量1.08 亿吨,中国占了其中47%,长时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的猪肉生产大国,猪肉需求量也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的生活习惯决定的。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时代,中国对猪肉的需求也慢慢完成了从量的需求到量与质兼具的转变。提高猪肉品质和猪肉产量的方法有很多,饲料的研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饲料会直接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和产出猪肉的品质,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猪的健康。在抗生素没有被禁用之前,猪的疾病防治基本靠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并且由于一些抗生素对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抗生素在猪养殖行业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饲料添加剂。随着技术的进步,抗生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这一系列问题让养殖行业警醒,国家也在逐步推进饲料减抗的措施,自2020年1月1日起,饲料全面禁抗。这些措施让养殖行业迫切需要找到抗生素的取代物。这种形势下微生态制剂也正式进入养殖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视野当中。微生态制剂是指对动物有益的微生物活体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的制剂,其中多数可以在动物消化道短时间生存,这也是微生态制剂对动物体起作用的关键前提。畜牧养殖中常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五类:(1)芽孢杆菌类微生态制剂,这类制剂主要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制成,这类活菌为需氧菌,在动物肠道中的作用有限;(2)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这类微生态制剂主要由各种分泌大量酸性成分的厌氧菌制成,可以在常委中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代谢;(3)双歧杆菌类微生态制剂:这是一类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在动物体的免疫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4)酵母菌类微生态制剂:这是一类使用广泛的益生菌,主要作用是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5)复合型微生态制剂:这类微生态制剂是由多种微生物组合而成,作用多样性较强。微生态制剂主要作用于肠道菌群和进入肠道的营养物质。肠道菌群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状态,受到某种刺激后,会产生难以自我调节的变化,这时会对肠道造成损伤,进而在生物体内产生连锁反应,而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活菌可以帮助肠道菌群调节,保证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保证肠道的生理状态的稳定。在生物体摄入的食物中,有不少物质是依靠生物体的消化功能无法分解的,而微生物可以分解帮助这些物质,例如,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将结构复杂,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小分子肽后游离氨基酸,同时激活胃蛋白酶,自身产生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进而加快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研究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15%由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将仔猪对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钙的吸收率分别提升1.67%,3.48%,0.37%,1.23%。同样有实验研究表明,对育成猪使用相同配方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且根据体重更改添加量后,同样对育成猪的消化吸收率有提升作用。这就是微生态制剂对进入消化道中的营养物质起到的作用,它通过帮助生物体分解食物中难以被肠道消化的营养物质,达到提高营养利用率的目的,如果能够成功开发这种功能,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大好机会。微生态制剂有长处,也有缺陷,大多数微生态制剂无法在肠道中长期定植,而且定植时间受生物个体差异和养殖环境的影响极大,但这也代表着它可以规避抗生素的一大缺点——药物残留,微生态制剂本身就是由对生物体有益的细菌制作而成,再加上定植时间短,在肠道中的代谢产物容易被肠道吸收,也就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残留。同时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环境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药物实现的,所以可以消除产生耐药菌的顾虑。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结构,增加有益菌群数量。因此,兼具了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的功能。由此看来,微生态制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首次出现是在1986年,美国首次将益生素使用在水产养殖中,随着对微生物的认识慢慢加深,微生态制剂也逐渐受到养殖行业的重视。美国近年微生态制剂使用量达到5万吨,我国的微生态制剂销量也是在2012年达到了15万吨。随着微生态制剂在生产养殖活动中使用频率提升,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也逐步加深,自2000年前后开始,众多学校,科研机构开始研究微生态制剂对畜禽产品质量的具体影响。近年也是逐步深入研究,希望发现微生态制剂对畜禽作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动物机体代谢,从而影响畜产品品质。例如对猪肉的影响,微生态制剂可以平衡肠道菌群,加快饲料的消化吸收,同时也可以平衡体内的氨基酸和其他有机酸,并且微生态制剂在参与体内消化代谢时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也可以被动物体吸收,而肉品质受体内代谢反应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直观的检测指标解微生态制剂对肉品质的影响。虽然多项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了微生态制剂对于家畜养殖有很多积极作用,但是研究结果缺乏统一性。并且国外有研究表明在家畜不同的生长时期,微生态制剂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微生态制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微生态制剂对猪生长和肥育阶段的生长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