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夏季鸽蛋孵化过程中死胚特征和原因分析【字数:8689】

2024-11-02 11:1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探明夏季鸽蛋孵化率较低的原因,本试验收集江苏南京地区某正常生产鸽场2019年的孵化记录数据,结合鸽场所在地2019年气温数据,分析全年鸽子孵化率与温度相关性,并采集夏季孵化后期(14~18 d)的死胚样本,对其进行照蛋和解剖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月死精率和月死胚率分别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P<0.05)。月孵化率分别显著低于春季,秋季和冬季(P<0.05)。月孵化率分别与每月平均高温(P<0.05)和日最高温≥30 ℃天数(P<0.01)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月死胚率和每月平均高温显著正相关(P<0.05)。解剖死胚发现胚胎不同程度畸形和器官发育不全等特征。综上所述,死胚解剖特征表明夏季高温可能通过影响鸽蛋受精卵质量,引起胚胎发育不全或死亡,进而导致月死精率和月死胚率升高以及月孵化率降低。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3
1.1.1 孵化数据和气温数据的采集 3
1.1.2 死胚样本采集 3
1.1.3 死胚蛋解剖样本的获取 3
1.1.4 器官指数的获取 3
1.1.5 所需实验试剂 3
1.1.6 试验仪器 3
1.2 方法 3
1.2.1 分析孵化记录和气温数据记录 3
1.2.2 温度与鸽子孵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1.2.3 死胚特征和器官指数分析 3
1.2.4 数据对比记录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孵化记录的分析 4
2.2 气温记录的分析 5
2.3 温度与鸽子孵化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6
2.4 器官指数的记录 6
2.5 死胚蛋样本解剖分析 7
3 讨论 8
3.1 温度与鸽子孵化率相关性结果分析 9
3.2 夏季孵化后期死胚蛋的主要死胚原因 9
3.3 死胚样本器官指数分析 10
3.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人工孵化的优势 10
3.5 针对性改进措施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夏季鸽蛋孵化过程中死胚特征和原因分析
引言
引言
近年来肉鸽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类家禽品种[1]。据统计我国现存栏种鸽约4200万对,年出栏乳鸽6.8亿只,生产总量占世界的80 %以上[2]。我国肉鸽业发展迅速,在产能和技术上都有了一定进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鸽蛋人工孵化也逐渐被广大养鸽者所接受[3]。然而,在生产上普遍反映鸽蛋人工孵化率较低,但仍存在许多不足[4]。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每孵化出一批鸽雏,总有部分死胚蛋。死胚蛋包括头照、二照及出雏前剔除的死胚蛋和毛蛋[5]。然而,在生产上普遍反映夏季鸽蛋人工孵化率较低,其中尤其是出雏前死胚蛋增多。死亡的原因大有不同,但有几个主要原因一直都在不断地影响鸽胚的生长发育,除种蛋的品质外,孵化的温度、湿度和种蛋收集对孵化率有较大的影响[6]。另外,鸽有公母同时哺育乳鸽的习性,并且公鸽分泌的鸽乳品质高于母鸽[7],公鸽对带仔贡献更大,消耗也大,故公鸽吃不好、吃得少、消耗大的话,必然影响种蛋的受精率,这就解释了之所以出现如此多无精蛋以及受精率低的原因。
目前,我国肉鸽养殖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即从主要追求数量转向重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突显[8]。肉鸽的人工孵化虽然可以借鉴其他家禽(比如鸡、鸭、鹅、鹌鹑)的条件,但想要取得理想的孵化效果,对于种鸽蛋的人工孵化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9]。试验证明,自然孵化平均产蛋周期为63 d,而采用人工孵化平均产蛋周期可缩短为50 d,产鸽产蛋率可提高近4倍[10]。国外肉鸽人工孵化方面技术跟我国在很多地方颇为相似,但他们也有较为先进的地方,例如在温度、湿度光照等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面有着诸多的研究。A.lourens等[11]通过产热量判断禽类胚胎发育情况的研究表明,在孵化的前两周高温(38.9 ℃)可以促进禽类胚胎的发育,可能是由于高温能促进卵黄囊膜发育,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当孵化到第三周,O2对禽类胚胎发育的影响大于温度因素[12]。S.Ozkan等[13]对孵化光照时间长短进行研究,胚胎期光照处理可以使雏禽适应生长发育过程的外界环境。孵化期每天光照16 h黑暗8 h处理的雏禽在出壳前6 d体重比孵化期全黑暗处理增重12.84 g。Sozcu等[14]研究结果显示,孵化后期高温处理会使禽类胚胎的孵化率由97.81 %降低至90.07 %。在出壳阶段,胚胎的运动增加,自身产热相应增加,环境温度需要适当降低为胚蛋散热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本试验通过采集了在正常生产鸽场内的2019年孵化数据记录和鸽场所在地区2019年一年的温度记录及夏季孵化后期(14~18 d)过程中死胚蛋,对其进行照蛋剖检。目前国内对夏季孵化过程中死胚蛋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针对鸽场人工孵化数据做了数据分析,样本进行解剖研究,具有前沿性。且通过对这些蛋的剖检能够进一步确定其死亡原因,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提高夏季鸽蛋人工孵化的数量和质量,对推动肉鸽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孵化数据和气温数据的采集 本试验采取在江苏南京地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正常生产鸽场进行自2019年1~12月一整年的孵化数据记录。鸽场所在地2019年1~12月气象资料来源于气象网(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 统计该地区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平均高温均值、平均低温均值、日最高温≥30 ℃的天数和日最低温≤10 ℃的天数。
1.1.2死胚样本采集 选择位于在江苏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正常生产鸽场进行夏季孵化后期(14~18 d)死胚蛋样本的采集,其中在夏季分了五个时间段(7月15日、7月21日、7月27日、8月3日、8月10日)采集相对应的五组死胚蛋,每组5~8只。每份样品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在孵化后期(14~18 d)的死胚蛋,并且蛋壳无破损,冷冻保存之后带回实验室用以接下来的实验部分。
1.1.3死胚蛋解剖样本的获取 将采集后的死胚样本进行照蛋解剖,之后将有明显病理变化的样本进行记录。
1.1.4器官指数的获取 将采集并解剖后的死胚蛋样本进行器官剖离,并用电子天平进行数据记录。
1.1.5所需实验试剂 (1)PBS缓冲溶液:100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8 g NaCl,0.2 g KCl,1.44 g Na2HPO4,0.24 g KH2PO4,充分搅拌混匀,加入浓盐酸调PH至7.4。高温高压灭菌后4 ℃保存;(2)75 %酒精:在100 mL的干燥干净的量筒中加入78.9 mL的100 %酒精,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的刻线,然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