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豆渣的发酵饲料的研制及其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字数:8799】

2024-11-02 11:1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提高豆渣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发掘更多蛋白质饲料,本实验以豆渣为原料,添加麸皮为辅料,选用植物乳杆菌1、枯草芽孢杆菌B6和酿酒酵母Y1复合发酵豆渣制作新型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结果表明,发酵改变了其原料颜色、气味、适口性和部分营养参数,提高了其储存性能和营养价值。通过对发酵豆渣饲料中pH值、活菌数、粗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1、枯草芽孢杆菌B6和酿酒酵母Y1复合发酵的最优比例为1:3:3。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 材料 3
1.1.1 试验材料 3
1.1.2 试验菌种 3
1.1.3 培养基 3
1.2 仪器与设备 3
1.3 方法 4
1.3.1 菌株的扩大培养 4
1.3.2 菌种间的兼容性试验 4
1.3.3 发酵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4
1.3.4 菌液混合比例的确定 4
1.3.5 发酵豆渣指标测定 5
1.3.6 数据处理 6
1.3.7 综合评分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菌种间的兼容性 6
2.2 发酵原料和固态发酵后豆渣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6
2.3 发酵豆渣的最佳菌种比例 7
2.3.1 对发酵豆渣pH值的影响 7
2.3.2 对发酵豆渣活菌数的影响 7
2.3.3 对发酵豆渣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7
2.3.4 对发酵豆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8
2.3.5 对发酵豆渣VFA含量的影响 8
2.3.6 综合评分得到最佳菌种比例 8
3 讨论 8
3.1 复合菌发酵对豆渣pH值的影响 8
3.2 复合菌发酵对豆渣各菌种活菌数的影响 9
3.3 复合菌发酵对豆渣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9
3.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复合菌发酵对豆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9
3.5 复合菌发酵对豆渣VFA含量的影响 10
4 结论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引言
豆渣是加工豆腐、豆干、豆奶等豆制品的副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产品的普及和消费的增加,我国豆渣的产量也在增加。相关报道显示,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1公斤大豆的产生湿豆渣约为1.101.20公斤,全世界每年豆渣产量约2000万吨[1]。豆渣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素,营养丰富全面,且其中豆渣干物质的70%左右为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总纤维含量在50%以上[2]。研究表明,约有30%的大豆固形物、20%的大豆蛋白以及11%的大豆油脂在加工过程中残留在豆渣中[2],其中豆渣中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大豆,矿物质含量同其他粮食作物相当,VB含量丰富,而且含有大量的多糖、皂苷、多肽和异黄酮等[3],在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发挥特殊生理功能。但由于湿豆渣水分含量高、容易腐败变质、不易储存、适口性差等因素,大量的豆渣被丢弃,造成大量豆渣资源的浪费以及营养成分的流失,并且污染环境。即便其直接作为畜禽饲料的豆渣,但由于其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同时含有的抗胰蛋白酶、皂素和血凝素等因素,严重影响适口性和动物消化,因而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比例较低[46]。实验表明,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能有效改善新鲜豆渣等糟渣饲料和常规饲料的适口性,祛除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贮藏性能和营养价值,并且价格低廉,在畜禽养殖中具有现实意义[78]。豆渣经过微化物发酵后,可以用来产生高附加值的代谢产物,获取一些新的产物如:功能性低聚糖、多肽等功能成分,能够调动和提高动物体的整体免疫力,优化动物肠道的免疫屏障,对于防治动物消化道疾病有重要作用。另外,益生菌发酵后的饲料有较低的pH值,动物采食后,胃肠道酸度的下降有利于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9],促进动物体生长。因而发酵豆渣具备独特生理功能,深入开发它的营养价值,对发挥其经济效益十分必要[10]。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围绕豆渣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目的在于寻找最佳发酵条件,提高豆渣蛋白含量和可溶纤维素含量,优化贮存性能,并且探究豆渣发酵过程中各种理化指标的变化,获取更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以期能够将豆渣更好的应用于饲料和食品行业,节约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缓解粮食和饲料短缺带来的压力。
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没有游离水的情况下在固体基质上发酵,一般培养基含水量在50%左右,通常评判为“手握成团,落地能散”,可以大规模进行,过程可重复性高,废物输出最少,容易处理,减少农副产品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成本低廉,投资少[1]。迄今为止,已成功用于固态发酵的作物残渣包括玉米渣,大豆废料、麦麸、木薯、甜菜浆和蔗渣等。豆粕在奶牛中的利用率为40%左右,微生物发酵后利用率高达90%[11],通过固态发酵,粗纤维含量在38%左右的水稻和小麦秸秆也能成为发酵饲料。微生物发酵可将动物难以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质、淀粉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葡萄糖等小分子营养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可降解粗纤维,改善饲料品质。当前固态发酵主要的发酵菌种为毛霉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米根霉、少孢根霉、酵母菌和放线菌等,以及它们组成的复合菌。实验表明,复合菌效果好于单菌[1216]。孙盈等通过对高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发现发酵可降低豆渣中纤维素含量[17]。谭青云将豆渣利用毛霉发酵后,发现可以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含量[18]。李剑锋等采用芽孢杆菌、乳酸菌、产朊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等菌株制备的高酶活复合菌剂发酵豆渣,成功制备了糟粕生物饲料,在生产中应用,增加了肉牛的日增重[19]。管瑛等人用米根霉和少孢根霉发酵豆渣,发现可提高豆渣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18]。谢婧通过对发酵豆渣中营养保健成分的探究发现,发酵豆渣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大豆异黄酮含量显著增加[19]。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互生、共生、拮抗和寄生,具有互利共生关系的微生物种群间是紧密的结合,每个群体都从中获利[11]。饲喂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后的饲料,能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一方面投入菌种的代谢物中和肠内毒素, 抑制了其它有害菌丛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宿主体内形成了正常微生物菌群,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并且为宿主合成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叶酸等,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22]。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的过程中,通过好氧发酵快速消耗氧气,为厌氧菌的快速发酵创造条件,且产生多种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用于纤维蛋白分解,乳酸菌厌氧发酵将其转变成耐贮藏、适口性强反刍动物饲料[2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