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选育策略对青脚麻鸡父系饲料转化率选育效果影响【字数:6858】

2024-11-02 11:1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选育策略对青脚麻鸡父系饲料利用率的选育结果。试验利用连续 3 个世代青脚麻鸡的表型和系谱数据,对肉鸡饲料利用率性状进行了不同选育方法的模拟研究。对 G2 群体按照个体表型、个体育种值、家系表型进行排序,按不同比例选择排名靠前的个体,在 G3 世代计算不同选择方法所产生后代的表型进展和群体遗传进展,以此评估不同选择方法对肉鸡FCR选育的最优方法,并对不同选择方法获得的G2、G3群体分别进行表型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选育方法的效果显示个体育种值选择>家系表型选择>个体表型选择效果;不同选育方法对父系表型差异有影响,但这种差异在其后代上表现不明显。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群体 2
1.2 数据收集 2
1.3 选育模拟 3
1.4 数据统计分析及育种值估计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试验群体结构及遗传参数估计 3
2.2 G2世代不同选择方法中选公鸡群体统计 3
2.3 不同选择方法后代群体表型及遗传进展 4
3 讨论 5
3.1 饲料利用率遗传力及其相关性状研究 5
3.2 不同选育方法对畜禽FCR的效果 6
3.3 不同选育方法后代群体表型差异分析 6
4 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不同选育策略对青脚麻鸡父系饲料转化率选育效果影响
引言
引言
在家禽生产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高达70%左右,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饲料原料,中美贸易战的进行使得各种进口饲料原料价格上升,这无疑会给我国的家禽养殖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是我国畜牧业正在面临的又一大挑战,所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养殖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保证我国地方黄羽肉鸡肉质鲜美、耐粗饲、生产性能好等优良性状的前提下,通过育种手段提高黄羽肉鸡饲料利用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饲料转化率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FCR)是用于评价饲料利用率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家禽的饲料转化率是指某一时期内家禽的采食重量与产品重量的比值,在肉鸡生产中称为料肉比。由于饲料转化率是一个比值性状,受饲料消耗量(FI)和增重(BWG)共同影响,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有相同FCR值的个体,其饲料消耗量与增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群体的均一性[1],从统计学上看,FCR的分布情况为非正态分布,这也增加了选育的难度[2]。提高肉鸡的饲料利用率对我们本土肉鸡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多年中,家禽育种工作者在提高肉鸡生长速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育种者们也对其FCR的提高做出努力,而实际上,FCR提高却很少[3]。
肉鸡生长和生产性状可通过个体表型选择、家系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等方法进行选育。个体选择依据畜禽的单一性状的指标对畜禽进行选留,简单易行,适用于中等或者高等遗传力的性状,方能获得较大的选择反应,产生较好的选择效果。相反地,对于低遗传力性状,因选择反应较小,采用该方法的效果较差。家禽生产中,家系是指由同一只公鸡繁衍得到的后代,它们之间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家系选育是依据家系的表型均值大小为依据,对畜禽进行选留或者淘汰的方法。家系选择法比较适宜于遗传力不高的性状,这主要是由于在环境的影响下,数量性状会产生环境离差,但这种离差能在家系均值中相互抵消[4]。传统家系选择方法在家禽经济性状选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檀俊秩[5]等利用家系选育法对莆田黑鸭的产蛋量进行选育,连续选育六个世代后,显著提高了莆田黑鸭 300 日龄和 500 日龄的产蛋量;韦凤英[6]等认为,家系选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广西三黄鸡的体重。其次,个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结合的选育方法也在家禽育种上取得了一些成果,运用这种方法,韩海霞[7]等人显著提高了汶上芦花鸡的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先前的研究大多是对选育方法的过程和结果所做的描述,但对关于不同选育方法的效果比较的报道较少,薛颖喻[8]等人对鹅产蛋数进行不同选择方法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育种值选择对鹅产蛋数的效果最优,其次是家系育种值选择、家系选择、个体表型选择,同样的,黄庆国[9]等人研究中系马里努阿犬的兴奋性做了相似的模拟试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育种值选育方式在畜禽性状选育上的优越性。为验证以上结论,本研究利用已有的 3 个世代青脚麻鸡的系谱和生产记录,比较分析不同选择方法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的效果,为后续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群体
试验所用的青脚麻鸡群体来自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该群体已经过连续多个世代的选育,拥有完整生产记录和的系谱记录。试验鸡群严格按照公司相关生产技术标准进行饲养。
1.2 数据收集
饲料转化效率选育平台主要由数据采集设备(物理层)、育种软件(数据汇聚及分析层)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机理研究)等由三部分构成。数据采集设备利用RFID模块,对戴在鸡脚胫上的电子脚环进行识别,同时称重模块记录鸡只进入笼位前后体重及饲料重量变化,从而完成鸡只采食量和采食时间的记录工作,利用采食量和采食时间时间数据即可计算固定时间段鸡只饲料转化率及采食规律。采食数据将通过交换机上传至服务器。
1.3 选育模拟
以收集到的青脚麻鸡为育种素材,用以下3种方法分别在G2世代挑选符合要求的个体:(1),个体表型选择:依据肉鸡FCR表型值进行排序,选取排名前5%的85只公鸡。
(2),家系表型选择:依据系谱记录,计算家系成绩并排序。选取排名靠前的家系:Ⅰ,在排名前20% 的28 个家系中,各选择3只公鸡,共84只公鸡; Ⅱ, 在排名前25% 的35 个家系中,各选择3只公鸡共85只公鸡; Ⅲ,在排名前30% 的42 个家系中,各选择2只公鸡,共84只公鸡。(3)个体育种值选择:依据系谱记录,计算肉鸡的个体育种值并排序,挑选排名前5% 的公鸡85只。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