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字数:7018】

2024-11-02 11: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选取42只23kg左右的断奶公湖羊,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原则,根据体重分为3个组,每个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分别饲喂以下三种日粮基础日粮(对照组UC),基础日粮添加1%DM尿素(低水平尿素组UL),基础日粮添加3% DM尿素(高水平尿素组UH)。试验期持续10周,其中第一周为适应期,后9周为正式试验期,最后1周进行屠宰取样。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添加3% DM尿素(高水平尿素组UH)与其他2组相比,显著升高了氨氮浓度(p<0.01),降低丙酸浓度(p<0.05)。但瘤胃内pH、氨氮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瘤胃发酵产生危害。综上所述,不同的尿素添加水平会改变瘤胃发酵参数,3% DM尿素添加量提高了氨氮浓度,降低了丙酸浓度,说明高尿素添加剂量可能会降低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加机体的氮排放水平,污染环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3
1.1主要仪器3
1.2试验设计3
1.3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4
1.4数据统计与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5
3 讨论5
3.1日粮中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瘤胃PH的影响6
3.2日粮中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瘤胃氨氮的浓度的影响 6
3.3日粮中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7
3 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8 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引言
在当前的反刍动物集约化生产中,大多数生产者会使用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的高精料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豆粕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首选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大豆也是人类食用的重要粮食,尤其是在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升高,且进口依赖度大,豆粕价格昂贵,饲养成本高,而且养猪业和家禽业也是以豆粕作为其主要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价格昂贵。反刍动物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壮大,蛋白质饲料需求量增大,同时存在人畜争粮的问题,此外,最近的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美贸易争端表明,国际贸易关系恶化,这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大豆价格,并增加某些国家动物饲养的成本,加剧了蛋白质饲料资源缺乏程度。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用成本降低的非蛋白氮饲料代替豆粕,以降低饲养成本。
和单胃动物不同的是,反刍动物拥有四个胃,其中瘤胃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使得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在消化系统上有非常大的差别,因为瘤胃微生物的存在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饲料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提供氮源来合成蛋白质以供机体需要,各种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代谢等方面都较为特殊。有很多反刍动物,例如牛、绵羊和山羊,具有将植物蛋白(尤其是劣质蛋白)和非蛋白氮(包括尿素)转化为肉或奶等高质量动物蛋白的独特能力。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饲料产生菌体蛋白质的特殊性为反刍动物实际养殖生产过程节约了蛋白质饲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反刍动物的饲养成本,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这种能力全都归因于反刍动物体内的瘤胃微生物,因此瘤胃微生物的特殊性给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尿素是一种在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常使用的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其含氮量很高,约为43%46%,远远大于豆粕等蛋白质饲料的含氮量,同时由于尿素价格低廉,使用尿素的方法也逐渐成熟,尿素因此成为了反刍动物使用量最多的非蛋白氮化合物。尿素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水解生成的氨以及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酮酸产生菌体蛋白,能够为反刍动物生命活动提供蛋白质,减少价格昂贵蛋白质饲料的使用,缓解蛋白质饲料紧缺的问题,降低反刍动物的饲养成本,因此尿素是一种很好的反刍动物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不过要对尿素的添加剂量进行控制。
若是在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尿素添加量较高,其会在瘤胃内被水解,从而产生大量的氨,此时产生氨的速度远远大于微生物利用氨的速度,瘤胃内就会有大量的氨存在,氨会经瘤胃上皮被机体吸收入血,从而形成血氨,而当血氨浓度超过机体所能承受能力时,就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发生氨中毒使动物死亡。氨对机体的其他各种组织有巨大的毒性,当氨过多以至于肝脏的代谢能力不足以代谢完所有的氨时,动物机体内环境就会产生巨大改变,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动物循环系统被破坏、急性循环衰竭伴全身静脉淤滞、广泛的心外膜和心内膜出血,外部表现为局促不安,浊音,肌肉和皮肤震颤,流涎过多,尿频和排便频繁,呼吸急促,前肢不协调,僵硬,虚脱,手足抽搐,更严重的甚至死亡[1]。故此,适宜的尿素添加量对于动物机体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寻求一个合适的尿素添加水平,以致于在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有研究指出,当日粮尿素添加量达到25 g/kg干物质(DM)时,会使杜泊杂交绵羊的DMI和体重增加会降低[2]。有研究表明,当日粮精粗比为50:50时,在日粮中添加干物质含量的2.5%尿素后,会使杜泊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体增重显著降低,影响其生长性能[3]。在反刍动物生产过程中,当日粮中尿素添加水平过高而能量水平较低时会引起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降低,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4]。
高精料日粮的饲喂会增加反刍动物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生[5],并且会降低瘤胃的pH值[6]。当瘤胃液的生理pH为6.5或更低时,瘤胃氨主要以NH4+的形式被吸收[7]。对NH4+的吸收需要瘤胃上皮细胞的载体或通道的协助,并且吸收效率显著低于NH3[8]。从理论上讲,低瘤胃pH值可能会改变瘤胃内氨的形式,从而降低瘤胃上皮对氨的吸收效率,从而能够降低氨中毒的风险。此外,饲喂高精料日粮使得微生物生长的增加也可能部分缓解氨的毒性。长时间饲喂高精料会增加瘤胃内的挥发酸产量,这些挥发酸会与瘤胃内尿素降解产生的氨态氮一起合成微生物蛋白,减少瘤胃内氨态氮的积累。这些前人的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在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减小尿素毒性的理论依据,因此,提出实验假说,在给湖羊饲喂高精料日粮时,可以增加日粮中尿素的添加量,但是并不会降低动物生长性能或增加反刍动物氨中毒风险的情况。本试验以湖羊为试验动物,以高精料、低蛋白日粮为基础日粮,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尿素,探究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尿素的合理使用,以及饲料配方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减少湖羊育肥过程中豆粕日粮的使用,缓解豆粕紧缺的问题,降低湖羊育肥的饲料成本,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推动畜牧养殖合理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
GC14B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pH计(Ecoscan pH 5,新加坡),NanoDrop 2000c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7980A),体重秤(浙江,蓉城体重秤),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