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astacin在哺乳动物卵子受精后的动态变化研究【字数:8184】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ABSTRACT II
KEY WORDS II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 材料 3
1.1.1 抗体和试剂 3
1.1.2 抗体的稀释 3
1.1.3 试剂的配制 3
1.1.4 主要仪器与耗材 4
1.2 方法 4
1.2.1 小鼠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成熟培养 4
1.2.2 猪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成熟培养 4
1.2.3 免疫荧光染色 5
1.2.4 体外受精 5
1.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 6
2. 结果与分析 7
2.1 Ovastacin蛋白在小鼠卵母细胞受精前的定位与表达 7
2.2 Ovastacin蛋白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过程中的的定位与表达 7
2.3 Ovastacin蛋白在猪卵母细胞受精前的定位与表达 8
2.4 Ovastacin蛋白在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过程中的定位与表达 8
2.5 Ovastacin蛋白在猪早期胚胎时期中的定位与表达 9
3. 讨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5
Ovastacin在哺乳动物卵子受精后的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
单精受精是保证哺乳动物胚胎正常发育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目前对于预防多精受精机制的认知非常有限。已有大量数据表明猪卵母细胞体内和体外受精过程中多精受精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了猪生产和相关繁殖技术的应用,限制了畜牧业的高效发展。研究发现卵母细胞内皮质颗粒内含物ovastacin蛋白酶能在受精后释放到卵周隙,并通过切割精子结合位点透明带组分ZP2,使透明带丧失与精子的结合能力,以阻止多精受精的发生。本论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等技术研究ovastacin在小鼠与猪两种哺乳动物卵子受精后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我们发现,ovastacin的分布与表达在小鼠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几小时内便迅速减少直至完全消失,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猪卵母细胞在形成早期胚胎后才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由此我们推测ovastacin在猪卵母细胞受精后需要更长时间来发挥作用,未能在短时间内阻断精子与透明带的结合,可能是造成猪卵母细胞具有较高多精受精率的原因之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