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林下高风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林字【释义】:林,读作lín。基本含义: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中华姓氏之一,现代百家大姓之一,在中国南方林氏人口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排在第一位。
下字【释义】:拼音xià。汉字释义,1.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反:~面,山~。2.由高处到低处:~山,~楼。3.方面,方位:两~里都同意。4.减除。5.用:~功夫。6.攻克,攻陷:连~数城。7.退让。8.用在名词后面。9.用在动词后面。10.量词,指动作的次数:打十几~。11.(动物)生产:猫~小猫了。12.少于某次数:不~三百人。
高字【释义】:高,汉语汉字之一。在数学几何中,经常需要测量图形的高度。另外,百家姓中也常用到高。
风字【释义】:风(fēng),中国汉字,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说文解字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chāng hé)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林下高风【拼音全拼】:lín xià gāo fēng
林下高风【五笔码】:SGYM
林下高风【拼音码】:LXGF
林下高风【解释】: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林下高风【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林下高风【近义词】:林下风气、林下清风
林下高风【用法】:作宾语;用于女性
林下高风【英语】:The wind is high beneath the trees
林下高风【成语接龙】:
林下高风--风急浪高--高傲自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自骄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
林【相关成语】:
0、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1、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2、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3、林栖谷隐: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4、林下风度: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
5、林下风范: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6、林下风气: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7、林下风韵: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8、林下风致: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9、林下高风: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10、林下清风: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11、林下神仙:林下:幽僻之境。指不问世事,潇洒处在的隐士。
12、林下之风:林下:幽僻之境;风: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13、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下【相关成语】:
0、下比有余:下:下等,不足。同不足的相比还绰绰有余。
1、下笔便就: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2、下笔不休:原形容动笔写文章思路顺着行文漫延无边,不能紧扣主题适可而止。后多形容文思充沛而敏捷。
3、下笔成篇: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4、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5、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6、下笔风雷: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7、下笔千言: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8、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9、下笔如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0、下笔如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1、下笔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2、下不来台:指在人前受窘。
13、下不了台:指在人前受窘。
14、下不为例: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15、下车冯妇:冯妇下车来,重新干捉虎的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16、下车泣罪: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17、下车未几: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8、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9、下车之初: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高【相关成语】:
0、高岸成谷,深谷为陵: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1、高岸深谷: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2、高岸为谷:谷:两山间的凹处。高岸变成山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4、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5、高壁深垒:垒:军营的墙壁或工事。修筑起高深的壁垒。形容加强防御。
6、高壁深堑: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筑起高深的营寨,深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
7、高标卓识:卓:卓越。高深的造诣,卓越的才识。
8、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9、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10、高不凑,低不就: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11、高不凑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12、高不可登: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
13、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14、高不辏,低不就: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15、高不辏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16、高步阔视: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17、高步通衢:衢:大路。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同“高步云衢”。
18、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19、高材疾足: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风【相关成语】:
0、风僝雨僽:僝、僽:烦恼憔悴。形容历经磨难,十分烦恼憔悴。
1、风兵草甲:犹言草木皆兵。
2、风波平地: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3、风不鸣条: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4、风不鸣条,雨不破块:鸣:发出声响;条:新生的柳枝;破:冲破;块:土块。没有大风吹响树枝,没有暴雨伤害农田。比喻社会安定,风调雨顺。
5、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6、风餐水栖: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7、风餐水宿:在风中吃饭,在船上过夜。
8、风餐雨宿:在风中吃饭,在雨地住宿。形容旅途生活的艰苦。
9、风车雨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10、风车云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11、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12、风尘肮脏: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
13、风尘表物:指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
14、风尘碌碌: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15、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16、风尘外物:指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
17、风尘物表: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18、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19、风尘之会:风尘:比喻战乱;会:时机。指战乱发生之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