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内之事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分字【释义】:汉字“分”有两个基本读音,即fēn和fèn,分别有各自的释义和用法。
内字【释义】: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nà,音纳)。古同纳。受纳,进针,性交。《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素问·调经论》:“候呼内针。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事字【释义】:一般指社会和自然界上的事情,事务,现象,情况等。在哲学上,事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事是指质量空间分布的随时变化。因为物质是质量空间分布,所以事也可定义为: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就外延方面而言:事包含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事件。事是所有精神事件的统称。宇宙中的事都必须经历时段,所以都是精神事。这个事概念的外延不仅包括人类之事,也包括动物事、植物事、细菌事、病毒事等等生命体之事,还包括所有非生命体之事。
分内之事【拼音全拼】:fèn nèi zhī shì
分内之事【五笔码】:WMPG
分内之事【拼音码】:FNZS
分内之事【解释】: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分内之事【出处】:《圣谕广训·孝训》:“皆子分内之事也。”
分内之事【反义词】:额外负担
分内之事【用法】:作宾语;指应负责任的事情
分内之事【英语】:the things of ones duty
分内之事【成语接龙】:
分内之事--事捷功倍--倍道而进--进贤兴功--功均天地--地动山摧--摧坚陷阵--阵马风樯
分内之事【造句】:
0、联邦政府刚刚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家大型抵押贷款商。毫无疑问,这正是政府的分内之事,并且这件事做得也不错。
1、“我认为,这应该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分内之事——处理和改善照片,弗兰克尔女士说。
2、校对页是你分内之事。
3、而荷兰司法部门则表示,管好大麻是咖啡馆的分内之事,警方只会负责随机突袭检查。
4、他们愿意主动去满足顾客需要即使有时并不是他们工作的分内之事。
5、生命就是表达,富有建设性的表达自己是我的分内之事,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6、生命就是表达,和谐而富建设性地表达自己,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分【相关成语】:
0、分薄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1、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2、分别部居: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
3、分别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同“分门别户”。
4、分兵把守: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5、分床同梦: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6、分寸之功:分寸:比喻微小。指微小的功劳。
7、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8、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9、分而治之: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10、分房减口: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
11、分风劈流:比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
12、分甘共苦: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13、分甘绝少: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14、分甘同苦:同享幸福,分担艰苦。同“分甘共苦”。
15、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16、分毫不差:分毫:数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17、分毫不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18、分毫不爽:分毫:数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19、分毫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同“分文不直”。
内【相关成语】:
0、内查外调: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1、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2、内顾之忧: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3、内紧外松: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4、内疚神明: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聪明正直的神祗。指良心受到责备。
5、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6、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7、内峻外和: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8、内亲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9、内清外浊:清:清白;浊:污浊。内心清白,外表污浊。比喻本质很好而外表极普通。
10、内仁外义: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11、内柔外刚: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12、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13、内省无愧:经过反省而问心无愧。
14、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15、内视反听: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16、内疏外亲:疏:疏远;亲:亲密。内心疏远,表面亲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17、内外感佩:指里里外外都特别感激和钦佩。
18、内外勾结:内部与外部暗中相互配合来达到某种目的。
19、内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事【相关成语】:
0、事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
1、事半功百: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2、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3、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4、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5、事变知人心:在事情发生的变化中,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品德。
6、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8、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9、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10、事不宜迟:宜:可以,应该。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11、事不有余:谓达到极点。
12、事出不意: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
13、事出无奈: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14、事出意外: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15、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16、事到临头: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17、事到万难须放胆:事情遇到重重困难时,必须拿出全部胆识去干。
18、事烦食少:每日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可吃饭很少。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19、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