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萎靡不振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萎字【释义】:萎,形容植物的枯萎、枯槁、凋谢。多次出现在文集中,如《广韵》、《集韵》、《楚辞·离骚》、《诗·小雅·谷风》等。常用词组,如萎顿、萎黄、萎落、萎靡等。
靡字【释义】:靡(mí) ,部首:非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五笔86:YSSD 基本字义:1. 浪费,奢侈:~荡。~费。侈~。2. 分散:~散(消灭)。3. 古同“糜”,糜烂。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振字【释义】:编码信息:五笔86/98:RDFE,仓颉:QMMV,郑码:DGH,四角号码:510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32F。基本字义:搬动、挥动、奋起、兴奋、救济、威震。
萎靡不振【拼音全拼】:wěi mǐ bù zhèn
萎靡不振【五笔码】:AYGR
萎靡不振【拼音码】:WMBZ
萎靡不振【解释】: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萎靡不振【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萎靡不振【近义词】: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萎靡不振【反义词】:朝气蓬勃、神采飞扬
萎靡不振【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意志消沉
萎靡不振【英语】:cachexia
萎靡不振【故事】:公元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进攻北宋,燕京守将郭药师投敌,黄河守将梁方平脱逃,直逼北宋都城东京,宋徽宗将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赵桓,自己逃到镇江。大臣杨时上书说:“大敌当前必须振奋精神抗击金人入侵,如果萎靡不振就只有灭亡。”
萎靡不振【成语接龙】:
萎靡不振--振兵泽旅--旅进旅退--退有后言--言教身传--传为笑柄
萎靡不振【造句】:
0、.所以,虽然销售、就业和信贷等基本经济引擎依旧萎靡不振,但廉价资金的持续扩张,意味着股市中的一个基本支柱仍然毅立不倒。
1、不要为昨天的错而萎靡不振,只要今天做好今天的事,就OK,你就是最棒的!
2、我们应该扫除这里的萎靡不振之风好好地大干一场。
3、膀阔腰圆雄姿英发的极其罕见固然是从事脑力者日多的结果但搞得个个面如土灰萎靡不振多半与晨昏颠倒起居无时的自我放任大有关系。
4、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总是勇往直前,一点也没有萎靡不振的样子。
5、考试失败了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不应该萎靡不振悲观失望。
6、没想到当年壮志凌云的他,今日竟然变得如此萎靡不振。
7、.但劳工市场仍然非常疲弱.由于需求萎靡不振,以及招收雇员的企业寥寥无几,失业人员很难再找到新工作.
8、.啊,妈妈!昨晚爱德华给我们朗诵时是多么萎靡不振,无精打彩啊!
9、文明毁灭后的荒芜神权支配下的黑暗以及矛盾重重萎靡不振的奥法议会。
10、终年不断的猛烈北风,不容许山庄的树木向天穹挺伸,强迫它们都得向一边倒去,变得萎靡不振。
11、.他们看到他在早饭以后萎靡不振地走着,而且会像叫化子似地,向一个水手伸出手.
12、.考试失败了,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不应该萎靡不振,悲观失望。
13、灰色心理病一般多发生于进进中年期的男性,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焦躁不安,但自己又否认有任何心理变异。
14、失恋不失志。失恋后决不萎靡不振,失去对事业追求的志向和信心。
萎【相关成语】:
0、萎靡不振: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1、萎糜不振:形容情绪低沉,精神颓废。
靡【相关成语】:
0、靡不所措:靡:不;措:处理。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2、靡坚不摧:指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
3、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4、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5、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6、靡旗辙乱:靡:倒下。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7、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8、靡然从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9、靡然顺风:指望风顺从。
10、靡然乡风:靡:倒下;乡:同“向”:趋向,向着。形容纷纷趋附、效尤而成风气。
11、靡然向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
12、靡日不思:靡:没有。没有一天不思念的。形容非常想念。
13、靡室靡家:靡:没有。没有家室。
14、靡所不为:靡:无,没有;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15、靡所底止:指没有止境。
16、靡所适从:不知何所依从。
17、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18、靡衣媮食: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19、靡衣偷食: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振【相关成语】:
0、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1、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2、振兵释旅: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3、振兵泽旅: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同“振兵释旅”。
4、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5、振古如兹:振古:自古;兹:现在。从古到今。
6、振国之患:振:振兴,振兴国家,消除灾难。
7、振领提纲:提纲挈领。
8、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9、振聋启聩: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10、振旅而归:旅:军队。整顿好军队返回。多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
11、振民育德: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行。
12、振贫济乏: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13、振穷恤寡: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14、振穷恤贫:救济贫穷的人。
15、振兴中华:原为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现指奋发图强,使祖国更加繁荣强大。
16、振衣提领:振:提起。要提起一件衣服,必须拎住衣领。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关键。
17、振衣濯足: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18、振缨公朝:
19、振缨中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