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IE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化以及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服装企业制度逐步完善,服装IE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服装生产现场与管理中,有效的解决了服装产业面临着的工业设计不合理、生产原料浪费与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等实际问题。然而国内大多数服装生产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在服装生产现场运用IE应用分析、统筹、调配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注重一切从生产实际出发的重要性,而常熟服装企业目前正处于生产管理模式升级的关键期,IE应用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及服装市场环境发展的趋势。正所谓因时制宜,只有紧紧跟随服装发展的大势才能不断革新服装企业生产模式和提高服装生产企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不断地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形成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服装产业IE应用生产模式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现状分析2
3. 常熟服装企业IE应用分析3
3.1 IE应用情况调查表分析3
3.2 生产现场人性化管理分析6
3.2.1 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6
3.2.2 如何做到人性化的管理7
3.3 实地分析8
3.3.1 华贸纺织科技8
3.3.2 杜希男装9
4. 常熟服装企业IE应用的必要性10
5. 常熟服装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预测12
5.1 常熟服装企业发展趋势12
5.2 常熟服装企业发展预测14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1.引 言
IE工程应用起源于上世纪的美国,历经一百多年,它正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改善,展现了它蓬勃的生命力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潮流。IE概念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国内,但关于服装方面IE工程应用也是近几年才刚刚起步,所以说服装业的IE应用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江苏常熟作为国家纺织服装业基地,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更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的民生产业,有一定的历史悠久性和雄厚的底蕴。但就现在而言,在这点优势已不是那么的明显,一是因为沿海地带服装企业量变大于质变,更别说服装业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了;二是因为现在再也不是过去的生产什么就能卖出什么的年代了,而是围绕消费者的快速反应的生产;三是因为市场的扩展,竞争环境的激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生产管理以及组织构架分工是否合理变得更加重要了。
就目前常熟服装企业的概况分析可归纳为三点:第一点,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明显不足,大多还处在作坊时代;第二点,企业缺乏生产多样化产品或没有复杂多变的生产模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生存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点,企业资产投入大或企业的生产成本高,服装上IE工程应用的局限性。
服装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装的生产现场布局的设计;二是服装生产的管理模式,因此生产和管理将直接决定服装业的兴衰。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发展变革,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强,服装企业原有的大批量的单一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合服装生产企业当前以小批量、短周期和多品种为主的生产模式,现代服装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它对市场环境的生存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降低成本、减少资金投入比、减少库存、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与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的未来在这个当前服装产业正面临越来越高的挑战的情况下,如果常熟服装产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那么企业的效益与企业的生存能力也将越来越差,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本文主要对常熟服装企业IE工程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服装生产企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2.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服装工厂的制造与出口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些都只是外表光鲜的形象工厂罢了。我国拥有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这就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生产力,同时,我国服装价格低、产量大,利润却不高。为什么呢?第一点,中国空有廉价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利用,却大多在为外来的国际品牌服务着,最后打上一个中国制造的标签;第二点,中国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便利的交通得不到合理的应用;第三点,我国的服装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表现的软弱无力。
服装IE生产管理由于起源于欧美等国家并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我国只有少部分的服装生产企业真正将服装IE用于生产管理当中,而大部分服装生产企业对IE管理认识较少,甚至不知其意。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分布在津京唐、江浙沪、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生产了占据全国服装市场份额的80%以上,西部则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与自身的服装行业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等原因,由此可见,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分布极不平衡。我国服装行业的总体竞争力凝聚力不强,而现今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价格的竞争,形成现今普遍存在的一个一个服装批发市场。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我国每年的服装生产总量和服装贸易出口量稳居世界排行第一位。但在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依旧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漏洞,例如:服装生产企业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或数据为支撑去考评工厂;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作业指导书式的岗前培训以及缺乏企业荣誉感;服装企业生产流水线上工作安排不到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产前计划安排不标准化,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们应加强宣传、培训、教育和试点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相信工业工程必将在中国大地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
中国服装企业生产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由于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2]为此,企业要想改变库存积压、生产效率低下、费时费工的现状,就必须要严格按照IE工程分析的原则办事,合理的对工厂生产车间进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才能做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 常熟服装企业IE应用分析
3.1 IE应用情况调查表分析
(1)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2)调查方式:采取网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一定数量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根据数学统计学,对常熟地区抽取100家从事服装生产的企业,其中实地调查的企业有江苏七彩马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江苏金丝狐服饰有限公司、江苏圣客朗服饰有限公司、常熟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服装生产企业,并详细参观了生产流水线。)
(3)统计数据即制表:
序号 服装公司/品牌名称 应用中(√) 简单应用(√) 未应用(√)
1 苏州庄爵服饰有限公司 √
2 江苏洲艳服饰有限公司 √
3 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 √
4 常熟市喜登博服饰有限公司 √
5 江苏七彩马实业有限公司 √
6 江苏龙达飞服饰有限公司 √
7 江苏金开顺服饰有限公司 √
8 江苏红杉树服饰有限公司 √
9 常熟飞亚达制衣有限公司 √
10 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 √
11 江苏金丝狐服饰有限公司 √
12 常熟市千仞岗制衣有限公司 √
13 常熟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
14 江苏圣客朗服饰有限公司 √
15 常熟市天林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16 常熟市爱博尔服饰有限公司 √
17 常熟市金盛隆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
18 苏州华斯特登希路服饰有限公司 √
19 苏州迪诺兰顿有限责任公司 √
20 常熟市金仕达服饰有限公司 √
21 常熟市东方圣罗兰服饰有限公司 √
22 常熟市豪特霸服饰有限公司 √
23 常熟市雪龙服饰有限公司 √
24 常熟市圣天莉服饰有限公司 √
25 常熟市洛力服饰有限公司 √
26 苏州欧帝曼服饰有限公司 √
27 常熟市博金莱服饰有限公司 √
28 苏州帕蒂亚服装有限公司 √
29 常熟市康龙服饰有限公司 √
30 常熟市盛亿球服饰有限公司 √
31 常熟市圣星服饰有限公司 √
32 常熟市惠得利服饰有限公司 √
33 常熟市常圣服饰有限公司 √
34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5 常熟市美加舒服饰有限公司 √
36 常熟市晓鸣服饰有限公司 √
37 常熟市凯慕狮服饰有限公司 √
38 常熟市光华针织有限公司 √
39 常熟赛里斯服装有限责任公司 √
40 常熟市开源服饰有限公司 √
41 江苏大红鹰服饰有限公司 √
42 江苏绅贵服饰有限公司 √
43 常熟市宝丽金服饰有限公司 √
44 江苏风之韵服饰有限公司 √
45 江苏天亿服饰有限公司 √
46 常熟市凯斯格服饰有限公司 √
47 常熟市盛虹服饰有限公司 √
48 常熟市祥瑞达服饰有限公司 √
49 苏州茜娜瑞服饰有限公司 √
50 苏州路易斯顿服饰有限公司 √
51 江苏秋艳集团有限公司 √
52 常熟市东霸制衣责任有限公司 √
53 苏州圣罗兰服饰有限公司 √
54 苏州市啄木鸟服饰有限公司 √
55 苏州大金狐狸服饰有限公司 √
56 常熟市迪芬奇服饰有限公司 √
57 常熟市吉利雅制衣有限公司 √
58 常熟市巴稀达服饰有限公司 √
59 常熟市远东派克羊毛衫有限公司 √
60 苏州银狐服饰有限公司 √
61 常熟市华尔达制衣有限公司 √
62 常熟市鸿玛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63 常熟市金苹果服饰有限公司 √
64 常熟市福龙制衣有限公司 √
65 常熟市辰威朗服饰有限公司 √
66 常熟市华韵服饰有限公司 √
67 常熟市美纶制衣有限公司 √
68 常熟市顺成服饰有限公司 √
69 常熟市汉隆服饰有限公司 √
70 江苏兴业龙服饰有限公司 √
71 常熟市坤达制衣有限公司 √
72 常熟梦颖服饰有限公司 √
73 常熟市贵隆圣蒙服饰有限公司 √
74 常熟市万象服饰有限公司 √
75 常熟京盛服装服饰有限公司 √
76 常熟巴尼海伦服饰有限公司 √
77 苏州莱克保尼服饰有限公司 √
78 江苏申申服饰有限公司 √
79 常熟市景丽针织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
80 常熟市申丰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81 常熟市福源服饰有限公司 √
82 常熟市金鹏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83 常熟市百天奴服饰有限公司 √
84 常熟市南达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85 常熟欣格制衣有限公司 √
86 常熟市圣达菲制衣有限公司 √
87 常熟市红柿服饰有限公司 √
88 常熟市华艺服饰有限公司 √
89 常熟市圣帝璐服饰有限公司 √
90 常熟华菲制衣有限公司 √
91 常熟市汤桥服饰有限公司 √
92 常熟市艳鹿制衣有限公司 √
93 常熟市华圣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
94 常熟市全申服饰有限公司 √
95 常熟市大铭服饰有限公司 √
96 常熟市顺迈服装有限公司 √
97 常熟依韵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
98 常熟市凯尔登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99 常熟忠鑫织造有限公司 √
100 常熟华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合计 100 24 25 51
占 % 24% 25% 51%
此分类的解释即定义:
①应用中是指能够在服装企业的工厂设计、生产现场、生产管理、部门分类以及人员调配等;
②简单应用是指一个服装企业中使用了IE工厂的其中一部分,比如: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人机调配、工序工位的分析、工厂布局的创新等;
③未应用是指一个服装企业中没有应用IE工程分析,现阶段还处于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模式。
IE应用的程度所表现出来的可不是企业规模大,资本大那就是IE应用的范围广,而是它是否根据IE工程分析的需要去组织并指导服装生产企业一切的可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资源去进行生产与管理。
通过左面的饼状图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常熟服装企业中IE应用的基本情况:24%的服装企业生产中应用了IE工程;25%的服装企业生产中简单应用IE工程;51%的服装企业生产中没有应用IE工程。
生产线平衡是由很多因素组成,其目的是缩短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线的应变能力。[3]大多服装企业还处在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其运营的观念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生产模式仍处于传统的捆扎式的生产与人工的输送,工厂空间结构设计不讲究合理安排,然而此类企业则往往是一些服装加工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人工需求量大,机械化生产运用得不到推行等,这也造成了企业竞争力不强,容易受市场风波的影响,若此类企业再不推行IE工程管理与生产,未来十年必将给常熟服装业造成不小的冲击,更加影响常熟这个以服装业为主的城市的经济的发展。
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常熟大概有49%的服装企业在不同程度的应用IE与服装生产与企业管理当中;但更有占据51%的比例的服装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服装生产模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fzsj/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