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比住宅的室内设计手法
摘 要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设计师。他是不仅是世界顶级的建筑大师之一,也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一生设计了将近两万个作品,而这些可以被称之为传奇的作品坐落在美国的各个城市、村庄和少数其他国家。而从景观设计素养来看,赖特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艺术文化内涵可以说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因为他比景观设计师们更懂得如何去营造一个“场所”。赖特最知名的设计风格是—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这也是赖特一直追寻的理念,他的设计的“草原住宅”在世界上享誉盛名,乍听之下会被认为是建造在草原上的建筑。其实并不然,位于芝加哥的草原住宅“罗比住宅”便是典型的代表。在赖特看来,所谓的“房间”就等同于是“空间”,但不是用墙圈起来的空间, 所以赖特在处理的是空间而不是房间。而我们是在追随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位设计师。
建成与1909年的罗比住宅是设计师赖特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后依旧那么光彩夺目。它的美, 不仅仅是建筑本身出众的结构和特殊的建筑材料, 而是体现了设计师赖特的思想,体现了他崇尚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这正是当今的社会所缺少的,所以本文分别从空间设计手法和界面造型的设计手法两个方向详细的分析了罗比住宅的室内设计手法,分别从空间结构和材料与造型进行细致的分析。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罗比住宅室内设计手法空间结构材料与造型
目 录
1. 引言1
2. 作者简介1
2.1 设计师赖特简介1
2.2设计师赖特的设计思想1
3. 作品简介2
3.1代表作品简介2
3.2罗比住宅的分析4
3.2.1基地情况4
3.2.2罗比住宅的设计思想6
4. 罗比住宅室内设计手法7
4.1罗比住宅空间结构的设计手法7
4.1.1室内空间结构的设计手法8
4.1.2室内外衔接的设计手法14
4.2罗比住宅界面造型的设计手法14
4.2.1界面与造型14
4.2.2界面与材料16
结语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1.引言:
罗比住宅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一座私人住宅。其坐落在美国芝加哥库克县的南伍德劳恩大道。这座别墅被喻为芝加哥的地标,如今已对游客开放。罗比住宅是赖特的草原式建筑的经典代表之作,赖特将的“有机建筑”理念和“开放式空间”的设计手法运用其中,使得其建筑空间结构灵活多变,对建筑材料的本质的展现充分的体现了赖特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
2. 作者简介:
2.1设计师赖特简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是美国最为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师中的高龄大师,他经历了美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且亲眼见证了战后的“国际主义”建筑运动和密斯的“少就是多”原则兴盛[4]。赖特在大学中原来主修土木工程,而后转向建筑设计。赖特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正值美国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人口激增的时期,而摩天大楼的发源地正是19世纪末的芝加哥。但是赖特对这些城市中的庞然大物没什么兴趣并对现代的大城市持批判的态度,与其相比,赖特更喜欢设计别墅和小住宅。所以赖特的一生设计了大量的私人住宅建筑、很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赖特的设计对现代建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赖特逐渐的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建筑处理手法。这一时期的住宅就被称为“草原住宅”。建于1908年的罗比住宅便是赖特草原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2.2设计师赖特的设计思想
音乐家将心声倾注于婉转悠扬的旋律中,或喜或悲跌宕起伏;画家将想法宣泄在挥洒自如笔下,或豪放或婉约意味深长;而设计师也会将自己秉持的理念赋予作品,使作品仿佛新生儿般继承着父母的灵性。所以我们从一座建筑上也不难看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儿时的赖特在威斯康星峡谷成长,在大农场环境中过着游牧生活,这使得赖特从小便对充满着神秘力量的大自然有着深深的向往与憧憬,也就是在那时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大自然。所以从赖特所设计的作品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仅可以熟练的利用自然环境,也可以创造出模拟自然的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由于对自然的崇敬,赖特所提出的理论—“有机建筑”,充分地体现出了对自然材料的理解尊重。从赖特的建筑理论上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对文化、对人生、对美对艺术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就是在这种设计思想下,赖特才有了“草原式建筑”、“有机建筑”理论等独创体系。正如赖特自己所说的,“让你的建筑看起来似乎从基地里自然生长,造型同周围环境完全融合,让自然来主导这一切”。[1]
3.作品简介:
3.1代表作品简介
“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天才赖特真正的档案不应在档案室里,应该是坐落在美国的城市、乡村及少数其它国家的他于1886-1959年设计的建筑作品之中” [15]威廉••阿林••斯托勒在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作品全集的序言中这样说道。罗比住宅、流水别墅、古根海姆美术馆等世界著名建筑标志着一个建筑时代。
赖特著名设计作品
名称 时间 地点 设计思想 设计手法 影响
威利茨住宅 (Willits Residence) 1902年 芝加哥,伊利诺斯州 草原风的最大理念就是创造更加开敞、连贯的空间。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同时也不失与大自然进行恰如其分的接触的感觉。 1.整个建筑以壁炉为中心呈现十字形。 2.带有斜脊的延展的屋顶,使房屋看上去几乎贴近地面。 3.宽阔的屋檐和低矮的围墙。 4.环绕着建筑物拐角的带形窗使之形成了抽象的几何图案。 6.整面落地窗的后墙向院子开 敞,巨大的露天平台延伸着空间,侧面的高墙把居住者的视线引向天空。 这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草原建筑”,也正是这座建筑使赖特向设计成熟萌芽期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赖特著名设计作品
名称 时间 地点 设计思想 设计手法 影响
合一教堂(Unity Church) 1904年 橡树园,伊利诺斯州 展现建筑本性,使人感受到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立面的真实一致。 1.赖特使用现浇混凝土—由水泥和砂子混合而成,外露的砾石完全展现材料的本性。 2.大厅天窗上镶嵌的彩色玻璃与外墙上精巧的混凝土线脚,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建筑整体朴素的混凝土“气质”。 在此之后混凝土在美国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罗比住宅(robie house) 1908年 芝加哥,伊利诺斯州 “适合于人”与崇尚自然,对居住的层次不仅仅停留在遮风避雨的方面,而达到更高的精神满足方面。 1.罗比住宅是赖特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别墅建筑。 2.巨大的出檐向外伸张,整面的排窗使室内明亮。 3.外墙使用罗马砖透着天然的气息,使建筑沉稳。 4.建筑空间开放自由,并且突出庭院空间布局。 5.并且大量使用天然材料。 使得赖特在悬挑技术的发展上更成熟
流水别墅 (fallingwater,Kaufann Residence) 1936年 米尔河,宾夕法尼亚洲 把别墅与流水的韵律结合,使房屋尽可能接近瀑布,从而达到最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思想。 1.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支撑悬挑于瀑布之上的房屋,三层平台挑出卧室四分之一。 2.强调了建筑的水平特性。 3.建筑的用材都十分考究,如别墅所用的石材是波茨威尔砂岩、装饰木材是卡罗来纳黑胡桃木等等。 几乎是除了皇家宅邸之外最出名的私宅。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 (Guggenheim Museum) 1959年 纽约,纽约州 螺旋形的主展馆充分体现了赖特的“有机建筑”的思想,因为赖特认为“螺旋式有机的象征”。 1.这是赖特所设计的为数不多的以曲线为主的建筑。 2.主展馆是一条螺旋形连续上升的混凝土坡道,赖特通过这种斜坡形来打破常规,使建筑不拘泥于横平竖直的方盒子形象。 这座建筑被美国建筑师协会命名为赖特对美国文化的建筑艺术贡献的17座典范建筑之一。
图3.1 赖特著名设计作品(作者制表)
其他作品:
建于1904年的芝加哥郊区橡树园的合一教堂(Unity Temple),是基督教的分支“唯一神派(Unitarian)”的教堂。赖特使用现浇混凝土—由水泥和砂子混合而成,外露的砾石完全展现材料的质朴的本性。但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使用整体现浇混凝土的建筑,它不是一个粗糙方形混凝土盒子,而是一座质朴的宫殿。赖特发现了混凝土的美感,在经过精心设计之后运用在外墙和装饰上。赖特使这座教堂成为了一座能够使人感受到建筑内部空间与建筑外立面真实一致的建筑。
1938年,安妮••默纳••法伊弗教堂(Pfeiffer Annie Chapel)。法伊弗教堂是校园里的第一座单体建筑,也是整个校园的精神核心。教堂的室内外都大量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并且以细腻的装饰营造出温润典雅的宗教氛围。
从赖特作品中不难发现,充斥着他绝大多数设计作品的设计思想有以一下几点:连续运动的空间、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活的有机建筑、表现材料的天性和以人为本。在赖特看来建筑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建筑就是要像和花草植物一起从自然环境中长出一样,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罗比住宅就是赖特遵循着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坚持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所创作的美丽住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fzsj/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