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9-12-26 20:0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0191226195540]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千篇一律,没有地方特色和文化个性的问题, 从苏州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出发,以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为研究点,本着对苏州独特地域性空间居住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为目的,通过分析其历史成因、特征、以及在现代社会发展下衰败乃至于破坏的原因和现状,剖析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设计体现,从实例研究来探索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为了营造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空间不同于其它地区城镇的个性特征,研究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是必要的。在日益城市化的现代经济社会情况下,要达到城市与传统接近自然共存的的和谐氛围,追求“稳重端庄,简练低调,淳朴古拙,返璞归真,人与自然”兼容的意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苏州传统居住空间水文化
目录
1. 引言1
2. 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概述1
2.1 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1
2.2 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的形成 2  
2.3 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发展3
  2.3.1 苏州“水文化”的现状3
2.3.2 传统“水文化”的回归3
3. 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设计体现3
3.1 单体空间要素解析3
3.2 空间布局5
3.2.1 “群”空间布局6
3.2.2 “序”空间布局6
4. 案例应用分析7
4.1 深圳万科第五园7
4.1.1 项目概括7
4.1.2 设计理念7
4.1.3 水文化应用体现8
4.1.4 设计手法9
4.2 苏州福园9
4.2.1 项目概括9
4.2.2 设计理念9
4.2.3 设计应用9
4.2.4 表现手法10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1
致谢121.引言
苏州水文化居住空间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苏州文化影响,呈现出自由而含蓄,朴素而雅致的整体风格,成为苏州水文化居住空间的具有代表性特征。而且相对而言,苏州传统水乡居民重视物质生活,更务实际。同时,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镇繁荣拥挤,宽敞的宅第,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河道,桥梁,粉墙黛瓦、巷弄和水巷的交错相加、别有风味的过道阁等等遗迹都是不易得的。
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是具有历史文化性质的,对其水文化空间的研究不仅对促进苏州水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树立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鲜明的特征具有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由于历史居住空间环境往往从经济利益出发,忽视对历史空间环境的延续和继承。有些原有的居住历史空间已被拆除,有些被改建的面目全非。而国外发达国家坚持在发展以保护和继承为原则,保护继承中也注意到发展。这种原则是值得在此利用的。本文研究是可以促进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关系。
再者,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具有特色地域性特征,既然可以在历史存在几千年,证明它有存在的历史价值,正因为存在使得传统的居住空间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的性质。对其研究能树立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独特的景观形象,并结合现代发展加强独特景观形象。
2.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概述
2.1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
苏州水文化民居是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自然条件下,生成了人类聚居和特殊的空间体系。在这水乡多河的环境中出现了水巷,小桥,驳岸,踏渡,码头、石板路、水墙门、过街楼等等富有水乡特色的建筑小品,由此组成了一整套的水乡居住环境。
1、苏州自然气候
苏州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的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 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形成物产丰富和人流量大的局面。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特点变化并不大,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是非常舒适的。
2、苏州传统民居
苏州地区文化经久不衰,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从未间断,在这个地域有不同时代的历史古迹里,生存了千千万万代子子孙孙。古人有云:“观今宜鉴古,无故不成今”。这里的居住空间如今可以反映当时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文化思想,传统道德,哲学理念等各个文化内涵。并集中体现出水乡居民及居住环境与自然相当和谐融洽。
3、水文化
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居住空间里水景景观丰富多样,并且空间的亲水性表达的淋漓尽致,空间上布置主在要河道口建造涉及文化、游憩休息一体的空间街道,与水体更亲密接触。为丰富水体空间形态主要设置临河埠头、步行桥梁、亲水广场、悬挑平台、伸出水面的居民交流空间、水上步道及水上散步道等。并且结合苏州水文化传统历史文脉,营造具有特色的个性化亲水空间。
2.2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的形成
1、 风水学对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建设的影响
苏州传统文化历史源源流长,记载了千变万化的文明史程,同时映射出风水学的痕迹。这风水学是古代相地的一门艺术,流传至今。当时我们人类的祖先就认为人类的各类的活动,都要关系到地理自然环境。据说“风水”是由“占卜宅兆”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籍中,很远古时候建村落邑宅卜地的记述,《易·系辞传下》有记载先秦时期有传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1]。当时古代已经很流行,传统文化就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相辅相成,与风水学宗旨是一致的,风水学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非迷信。
我们祖先由居住依山傍水背阴朝阳的特点琢磨出的经验,对苏州水文化居住空间建设有深渊的影响。在建筑空间上无论是道路桥梁、寺棚陵墓、田亩园圃、聚落村镇、都邑宫宅等等,都有从水文、气候等因素上选址,俗话说:“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水是风水学上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地段首先要有好水,其次是对地势和其他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2、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形态相互影响
在传统的时代里,没有高科技预防天灾,没有完善的医疗设备,没有温饱的经济生活,人们为了防寒避暑,驱灾减难、继续繁衍生存,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生活方式,乃至于日后的一种思维模式、审美,生活习俗,就这样构建了自己的家园,潜移默化的的改变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说人类心理受环境的主观的影响,“水乡”空间在人类行为下形成改变。
从渔船捕鱼归来拿去市场交易,村妇提卖生活用品去市场交易,苏州地区经济模式和生活由此开始,农业、纺织业、商业相对展开,后期出现服务性行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社会诞生。
在文学方面,受苏州地区出没的文人墨客影响,苏州相对北方又得一词“温文尔雅”。苏州地区生活着的人们逐渐感染了这种气息。
2.3苏州传统居住水文化的发展
2.3.1苏州“水文化”的现状
传统苏州居住空间体系在现代城镇比例相对较小,其现代民居建筑也离不开传统建筑,各种形态,现在居民享受着现代的生活理念方式。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运转,国外艺术文化的袭来,我们传统的居住文化受到浸润,被欧美式住宅所取代,沦为成整个市场的不起眼的角色,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现代建筑匮乏的时代建筑师们一代代探索下,欧美建筑成熟的进入中国市场,形成符合现代人们居住需要的生活空间,心理需求,同时也丧失了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继承,城镇发展千篇一律。
2.3.2传统“水文化”的回归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西方文化侵袭演变发展,随着社会上“文化回归”热潮掀起,建筑师们又挖掘上了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设计理念,探索传统居民居住空间设计。 从香山饭庄、垂直院落到近几年的第五园,开辟了建筑风格上的一种新风格,中国住宅这几年摒弃了以前欧美化的风格做法,结合了传统苏州的建筑设计韵味。中国民族建筑元素的到了继承发展创新,在现代城镇应用,继续继承居民空间多样统一、显示地域的特性。根据苏州传统的水文化的特征,新风格继承了其空间的应用理念,并发挥了其在现代优势。
3.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设计体现
本文就现存的物质空间调查研究,苏州传统水文化居住空间形态包括:构成要素、空间布局、空间系统、空间连结、空间特征等,其空间与人的互动作为重点,居住空间形成本质是为人服务的,符合人的意愿,人类各种行为。
3.1单体空间要素解析
1、水网
苏州水体稠密,早在唐水系发展已很发达成熟,早出水网起着排水、供水、运输、交通、防御等主要功能。水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发展成了水乡不可缺少的特色。居民通过对水的适应和利用上,决定了后期居民的居住空间的发展方向。住宅和水系关系密切,且水网结构是居民居住空间形成的根本。
2、民居
苏州传统民居不做作反而很巧妙,形态不繁杂却而丰富,都是依赖长期农耕鱼作的民习。苏州水乡居民生活自然和谐,亲近山水,依山傍水。民居的形态、功能、结构、材料都是浑然一体化的。民居的构成基本根据日常实用性长期形成的产物,与居民质朴的特征相匹敌。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fzsj/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