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音乐剧歌剧魅影角色塑造方法研究【字数:10926】

2024-11-02 10:3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音乐剧在中国尽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但整体仍处于初始阶段。《歌剧魅影》在音乐剧的历史舞台上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占据了显赫的位置,它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笔者将从理论角度分析该剧的剧组人员为角色塑造所做的工作,从中概括角色塑造的方法技巧,证明角色塑造对音乐剧完成度的重要性,使演员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角色塑造的方法,从而塑造出更加经典的角色,为国内的音乐剧表演艺术尽一份薄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音乐剧《歌剧魅影》概述2
二、多元化的角色塑造在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体现2
(一)文本塑造2
(二)表演塑造3
(三)舞美塑造4
(四)音乐塑造5
三、研究音乐剧《歌剧魅影》角色塑造的意义6
(一)理论意义6
(二)现实意义7
致谢7
参考文献8
音乐剧《歌剧魅影》角色塑造方法研究
引言
音乐剧具有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而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国内音乐剧的市场潜力广、前景好。《歌剧魅影》作为一部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拥有广大粉丝群体的音乐剧,究其原因是他对角色的成功塑造。只有塑造出饱满的角色形象,舞台上的演员与舞台下的观众才会有在精神上独一无二的互动交流,演员通过歌舞以及戏剧表演准确地传递信息,与观众的情绪产生共鸣,借此搭建出沟通的桥梁,这是吸引观众到场甚至反复观摩的重要原因。
但我国音乐剧的发展还未完全步入正轨,对音乐剧角色塑造的方法也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中国音乐剧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除去缺乏高质量的原创作品的因素,音乐剧演员的素质稂莠不齐也是一大问题,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非常匮乏。因此,本文将以音乐剧中的经典作品《歌剧魅影》作为例子,通过研究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角色,分析其魅力所在和塑造秘诀。从基本特征入手进行讨论,为培养优秀素质的中国音乐剧演员尽一份薄力,望能演绎出更触动观众心灵的音乐剧,开拓中国音乐剧的市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一、音乐剧《歌剧魅影》概述
音乐剧《歌剧魅影》改编自小说《歌剧院幽灵》,原著作者是加斯通勒鲁,出生于法国富商家庭。1889年以法律学位毕业,却对文学创作兴趣浓厚,毕业后从事的是戏剧评论的工作,后因表现出色又转做调查写作。他为写出引人注目的报道乔装打扮与各类人打交道,足迹甚至遍布亚非欧各大洲,可谓是用尽心力,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凭借伶俐的文笔迅速出名了。他的小说多以真实故事或经历改编,颇受人们喜爱,1907年他正式决定做一名全职的小说家。纵观他的一生可谓是尝过人间百味,阅历十分丰富。小说《歌剧院幽灵》出版于1911年,是以1896年歌剧院真实发生过的事故为基础改编的,勒鲁探访歌剧院时发现的神秘的地下湖、迷宫般的房间还有渗人的铁栅栏等这些黑暗又诡秘的场景给了他如泉涌的灵感。小说以爱情与悬疑为线索讲述了一系列离奇玄幻的故事,它的独特魅力激发了许多导演的灵感,小说被改编成了近20部电影和戏剧作品,如1926年卡尔勒姆尔执导的默片《剧院魅影》,1995年于仁泰执导的《新夜半歌声》,2005年黄磊执导的《夜半歌声》等。
音乐剧版的创作人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出生于1948年英国伦敦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浓郁的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他很小就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天赋异禀的音乐才华也显露无余。韦伯3岁便开始学钢琴,6岁开始音乐创作,9岁就能尝试创作音乐剧,16岁获得了牛津大学奖学金,19岁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音乐剧《约瑟夫的神奇彩衣》。[1]剧中魅影与克里斯汀的关系也是韦伯与他第二任妻子莎拉布莱曼相处的缩影,克里斯汀的唱段是韦伯为莎拉量身打造的,如同克里斯汀永远是魅影心中的“第一女主角”。[11]另外,克里斯汀对已故父亲的思念和敬爱也是韦伯对其父亲的情感隐射,父亲对他的音乐造诣影响极大,在他心中父亲可以比肩莫尔麦德逊。
故事发生在1896年的歌剧院,当时正在排练新作《汉尼拔》,魅影将布景突然放下,卡洛塔受了惊吓拒绝演出,克里斯汀被推上救场,她的音乐才能在这个契机被众人发现,与此同时童年伙伴拉乌尔也发现了光芒万丈的她。表演结束后拉乌尔邀请克里斯汀共进晚餐,魅影生气地现身将克里斯汀带去了地下迷宫,克里斯汀在那第一次见到了魅影的真容。因为经理们没有让克里斯汀出演《哑仆》的伯爵夫人,魅影在演出时把卡洛塔的嗓音变得如蛤蟆般难听,还用绳索绞死了约瑟夫。受惊的克里斯汀跑到屋顶,把地下迷宫的经历告诉拉乌尔,拉乌尔向她表达了爱意,半年后拉乌尔和克里斯汀秘密订婚。假面舞会上魅影带给他们新剧《唐璜的胜利》,拉乌尔说服众人按魅影的剧本演出,想借机诱捕魅影。《唐璜的胜利》演出过程中,魅影悄悄绞死皮安吉,扮作唐璜与克里斯汀在台上一同演出,被克里斯汀发现并揭掉了他的面具,魅影慌忙将克里斯汀带去地下迷宫。拉乌尔在吉里夫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地下迷宫,却不小心落入魅影的绳索。魅影要克里斯汀选择和他共度一生或亲眼看着拉乌尔被绞死,克里斯汀最终选择给魅影一个深深的吻,最后魅影选择放走他们。等其他人赶到时,只剩下一张面具。
二、多元化的角色塑造在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体现
(一)文本塑造
艺术创作中,剧本作为底层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层建筑,剧本也是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重要的基础依据和灵感来源。因此在讨论研究角色之前我们要先理解剧本对角色的塑造,以剧本为切入点展开角色塑造方法的研究。[3]
原著《歌剧魅影》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记者的身份述说了发生在华丽的歌剧院里的鬼故事,这种纪实报道的风格让读者更有带入感和真实感。但过于强调确有其人未免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韦伯没有沿用这种叙述风格,而是在小说基础上进行创作改编,剪去了吃力不讨好的证明环节,删减合并了一些多余的人物和情节,保留了这个浪漫而诡异的故事,最终以倒叙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小说中“我”在歌剧院里调查采访揭秘的过程在音乐剧中则直接使用了留白手法,这样处理后不但增加了剧情的神秘色彩,也为魅影一角蒙上了一层薄纱,更添角色魅力。韦伯版的《歌剧魅影》用更适合音乐剧的演出视角,保留其神秘浪漫的情节,惊险悬疑的气氛,以女主角克里斯汀和男主角魅影的情感纠葛为主线同时穿插与子爵之间的三角恋情,使剧情更吸引观众,剧本更适合音乐剧的演出模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