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液中的npk元素含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字数:7064】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 试验材料 3
1.1.1 试验时间、地点 3
1.1.2 马铃薯的栽培条件 3
1.1.3 对扦插苗喷施不同配方营养液 3
1.2 试验方法 3
1.2.1 形态数据测定方法 3
1.2.2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4
1.2.3 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方法 4
1.3 数据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营养液中N、P、K含量对马铃薯形态特征的影响 5
2.2 营养液中N、P、K含量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
2.3 营养液中N、P、K含量对马铃薯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6
3 讨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附录 9
图1 营养液中N、K、P含量对马铃薯成熟期块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9
图2 营养液中N、K、P含量对马铃薯成熟期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9
表1 不同营养液配方处理的物质含量表(单位:mg/L) 10
表2 营养液中N、K、P含量对马铃薯扦插苗地上部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10
表3 营养液中N、K、P含量对马铃薯扦插苗结薯的影响 10
表4 营养液中N、K、P含量对成熟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10
营养液中的N、P、K元素含量对马铃薯生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长的影响
引言
引言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块茎植物,起源于南美安底斯山脉,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它也是人们喜食的重要蔬菜之一。目前全世界有146个国家种植,总面积约1800万hm2,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主产国是中国、俄罗斯、波兰、印度、美国等。我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低,平均为14.55 t/hm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00 t/hm2,远低于产量均在40 t/hm2以上的美国、荷兰、瑞士和比利时等国[1]。
马铃薯原原种是用脱毒的试管苗移栽或扦插最初产生的种薯。优良原原种是马铃薯获得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24]。因此,原原种生产是马铃薯产业的源头,也是此产业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与整个马铃薯产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关系到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生产马铃薯原原种主要有四种途径,分别为:土壤栽培、试管栽培、气雾培和基质栽培。其他三种生产途径分别有土质不定、易受病毒感染、成本高等限制。但基质栽培能够克服土壤泛盐、土壤传病、成本过高等问题,进而有效解决种薯优良种性的退化问题。基质栽培具体有以下优点或效果:1、加强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2、加强植物根系对磷吸收;3、加强预防植物的生理病害;4、增强植物吸水;5、保水的能力;6、增强植物储存养分的能力;7、增强植物对土壤的缓冲作用;8、促进土壤中的难溶性的物质转变为可容性物质;9、提升土壤保肥能力;10、提升土壤温度的调节能力;11、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5]。所以,采用基质栽培进行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十分必要。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经过组培快繁后,尚不能直接应用到大田生产中,需繁育为微型薯。营养液的种类和配方是影响原原种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对脱毒薯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结薯数、产量均有影响,适宜的营养液既要能促进苗的健壮生长、早结薯和多结薯,又希望成本较低且简单易用。营养液配方如何促进马铃薯生长以及如何提高原原种品质的研究对于马铃薯原原种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
叶面施肥是马铃薯营养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的协调和补充,通过这种施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铃薯植株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进而在增强马铃薯的抗逆力,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6]。叶面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向生长中心转移,马铃薯从块茎形成期到块茎增长期的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而淀粉积累期到块茎成熟期,块茎中的干物质含量会迅速增加并高于叶片的干物质含量[7]。在作物营养生长阶段,前人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8]营养物质主要向新生叶转移,而在生殖生长时期,向主要的结实器官转移。前人的研究表明通过叶面施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是可行的。
叶面施肥一定要控制好营养液的浓度。植物营养液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微量元素肥料的丢失。同时作物的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如果营养液浓度过低,叶面施肥则收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不同作物对肥料浓度需求不同,植物对尿素需求范围一般在0.4%0.8%范围内,但甘薯、马铃薯、西瓜、茄子、花生和柑桔的最适宜尿素浓度具体数值存在差异[9]。前人的研究也发现同一作物不同时期对叶面肥的吸收效率也不同,马铃薯叶面营养最有效的时期是在茎叶盛发期和块茎膨大期,在这两个时期施肥,效果最明显,增产效果最显著[10]。马铃薯叶面施肥要求雾滴细小,喷洒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片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10]。王素梅[11]采用“大西洋”马铃薯脱毒苗作为供试马铃薯品种,研究表明马铃薯脱毒苗最适宜的氮磷钾配比是2:1:3。前人的研究表明,叶面施肥对马铃薯生长有促进作用,营养元素不同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但以有关叶面喷施营养液对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叶面肥作为土壤施肥的补充手段,可强化马铃薯营养的调节能力。施用叶面肥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措施。叶面喷施营养液合适配方和浓度获取,对于设施栽培马铃薯及原原种的栽培方案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其研究结果还可应用于马铃薯沙漠种植和太空种植等方面。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0747.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