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中的凭单制运用的比较研究基于多案例的分析【字数:15696】

2024-11-02 14: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绪论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三)国内外领域相关综述 3
1.国内研究综述 3
2.国外研究综述 4
(四)研究方法 4
一、凭单制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
(一)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方式存在的问题 5
(二)制度优势 5
二、 凭单制运用的基本情况的比较 6
(一) 购买背景 6
(二) 凭单制运用的成效 8
(三) 凭单制运用变迁的趋势 9
三、凭单制运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0
(一)主体相互博弈 10
(二)人员参与积极性不足 10
目录
(四)补贴程序繁琐 11
(五)制度监管不足 11
四、凭单制运用的经验及启示 11
(一)就业培训需要制度环境的完善 11
(二)就业培训需要政策理念的转变 11
(三)就业培训需要政策目标的确定 11
五、 优化凭单制运用的对策建议 12
(一)优化监管机制,强化公众监管主体地位 12
(二)多方共同着手,调动各方参与热情 12
(三)依据供求机制,推动培训机制完善 13
(四)简化行政流程,加快培训补贴速率 13
(五)建立健全购买服务法规,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中的凭单制运用的比较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
摘 要
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就业培训方面始终是我国就业保障工作中的重点。本文首先从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展开多案例分析的方法,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地方为加强公共就业培训而作出的有效试验以及当前运行现状及效果,也便于进行分析与比较。其次分析凭单制运用所需的条件、分类标准、变化趋势以及优势。最后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主体间的博弈、人员参与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积极性不足、补贴程序繁琐等内容提出完善凭单制应用于公共就业培训领域的建议。从我国的成都、上海、南京多地的实践来看,通过凭单制制度实施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充分发挥了培训机构以及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行业发展以及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一)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方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当公共就业培训采取由政府垄断的供给方式时,政府同时唯一的主体同时扮演着就业培训的生产者与购买主体的角色,会出现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此时劳动者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积极性远远不足,同时就业培训的内容不够全面,少有针对劳动者需求进行合理的就业培训规划,政府不能针对劳动者具有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多样化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质量。解决以上提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取代原本的垄断模式,将凭单制作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市场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有效选择。通过使用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可以使得服务供应的效率快速增长。同时可以优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能和职责,避免市场和政府失灵的风险,促进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逐步建立一个有机统一,多元化的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应体系和治理结构,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就业培训服务需求。
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建立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制度来弥补当前公共就业培训领域存在的不足。
(二)制度优势
采取凭单制模式与传统的就业培训服务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可以有效地发挥政府、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即培训制度内多方主体在培训服务内的供给过程中实现共同改善绩效的作用。第二,在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中,政府通过向参与培训的劳动者发放凭单,对培训服务体系中的供给主体进行分类多样处理,最终按照需求向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提供相应服务,劳动者对于培训提供者具有选择的权利,以此可以使其获得满意的服务,培训结束后培训接受者可以获得证书并以此向政府进行资金清算,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三,在凭单制制度中,公共就业培训凭单与通货有所区别,只可作为政府对于特定服务的购买支付凭证,不能以现金形式支取,不可转让、套现、继承。通过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给予了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力,从而能够增强服务受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
凭单制运用的基本情况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短缺和就业的困难等问题,在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已经逐步扩大了对就业培训的支持,逐步形成基于市场的就业需求指导培训的发展管理方式,,我国的就业和培训的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模、质量和公共资源结构都难以很好地满足劳动者就业的需求,仍然是处于急需发展的阶段[15]。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公共就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以及应对物价上涨的变化,同时将更多基层劳动者纳入地方政府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补贴的优惠政策范围之内,加强了职业培训的发展。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国通过运用凭单制方式购买公共服务进行就业培训的优惠制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0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