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顾压力研究基于性别视角【字数:14031】

2024-11-02 14: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2
一、文献回顾 2
(一)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分类 2
(二)照顾工作女性化的现状 3
(三)照顾工作女性化的影响 3
(四)对策建议 4
二、数据来源及数据特征 5
(一)数据来源 5
(二)数据特征 5
三、照顾压力的实证分析 6
(一)照顾者的照顾现状 6
(二)男性和女性照顾者的照顾压力比较 7
1. 照顾压力得分 7
2. 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7
3. 政策支持 8
四、男性和女性照顾者照顾压力的影响因素及比较 8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建立 8
(二)计量检验 9
1. 相似之处 10
2. 不同之处 11
五、结论 11
(一)协调长期照顾政策与社会保险政策 12
(二)大力发展社区失能老人日常照顾 12
(三)为女性照顾者提供心理咨询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南京市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顾压力研究
——基于性别视角
摘要
随着失能老人人数的增多,失能老人照顾者也不断增多,承担了沉重的照顾压力,目前学界对照顾者照顾压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照顾者的性别差异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文章利用江苏省南京市失能老人照顾者的调查数据,结合计量统计方法,对失能老人男性和女性照顾者照顾压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女性照顾主体承受着更大的照顾压力,男性和女性照顾者照顾压力的影响因素存在相似及相异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减轻女性照顾压力的对策,这不仅有利于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失能老人的照顾水平,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引言
(一)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分类
失能老人照顾者的年龄、工作、生理、心理状况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各类照顾者的主要照顾负担也存在差异。唐咏(2012)认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失能老人照顾者由于进行照顾工作承受着很大的照顾压力,例如家人,作为主要照顾者,不仅身心健康会受到照顾工作的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日常交往等方面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吴帆(2017)进一步将负担进行了总结分类,分成了客观负担和主观负担。客观负担主要包括失能老人照顾者在照顾工作中牺牲的工作时间、在工作晋升方面损失的机会、投入的时间、承受的经济压力、日常社会交往所受的影响等,后者则是指失能老人照顾者由于照顾工作主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杜鹃(2014)则主要从失能老人照顾者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她认为照顾者承担的照顾工作,特别是较长时间的照顾工作,对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均有着消极的作用,身体会慢慢不再像进行照顾工作以前那么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是照顾者出现抑郁症状和发生精神疾病的几率增加,预计在家庭照顾者中有 40%70% 有抑郁的临床症状。丁怡(2012)更突出照顾者承担的经济压力。在照顾责任未实现公共化的情形下,整个家庭可能因为老人的医药费用、照顾工作占用家庭劳动力以及照顾支出挤压家庭其它方面支出而陷入贫穷。
由此可见,失能老人照顾者在不同程度上承担着照顾压力,不管怎样分类,最终在照顾者身上都体现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照顾压力带来的生理心理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将照顾者照顾压力分为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二)照顾工作女性化的现状
目前,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越来越多地由女性承担,一般只有在家庭中没有女性家庭成员或者女性家庭成员实在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进行照顾工作时,男性家庭成员才会由于迫不得已而承担照顾工作。从数据来看,吴帆(2017)研究发现,在其调查样本中,照顾工作主要由女性承担的比例接近二分之一 ,而男性家庭成员承担照顾工作的比例仅为五分之一左右,女性承担失能老人照顾工作的比例相较于男性,高了大约五分之一。女性照顾者在照顾活动中投入的时间与付出的精力更多。熊跃根(1998)指出从照顾本身的性别和社会分工来看,非正规的家庭照顾和正规社区照顾、养老机构照顾等基本上是是由女性照顾者进行,进行照顾工作的男性远远少于女性。照顾工作女性化会对照顾者产生一系列影响。国外学者Stone R et al.(1987)也发现正式照护者主要是妇女。丁怡(2012)进一步指出大部分社会成员理所应当地认为女性家庭成员在照顾工作中应该承担“照顾提供者”的角色,这一现象是受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由于日常照顾服务所具有的特点——“技术要求低”、“价值得不到社会承认”,照顾工作向来被视为女性天生所应有的义务。男性大多不愿从事这类“女性的工作”。因此,在家庭照顾中,女性照顾者一般为年老体弱的父母提供主要照顾服务而且数量远远大于男性照顾者。
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家庭的性别分工状况,失能老人照顾者的女性化是一种大趋势。尽管这些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在伦理层面都受到肯定,但是由于缺乏政策支持,照顾工作女性化会使女性照顾者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社会发展权益等受到影响。社会上对女性照顾者的夸赞意义并不大,对照顾工作女性化的原因、影响、如何保障其权益的探究更为重要。
(三)照顾工作女性化的影响
失能老人照顾工作的女性化影响着失能老人女性照顾者的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女性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工作晋升及身体健康都受到了不利影响。
唐咏(2013)研究发现和男性照顾者相比,女性照顾者的精神状况更容易受到照顾压力大小的影响,在照顾工作中更容易出现精神健康状况不佳的状况。丁怡(2014)指出照顾工作女性化会影响女性照顾者的职业发展、社会保险权益的获得。女性照顾者照顾活动与职场工作的冲突,为女性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由于缺乏社会支持,多数女性照顾者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两难选择。照顾工作女性化还会透过其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一步损害其社会保险权益。国外学者Chang H Y et al.(2010)认为照顾者由于在家中长时间患有某种疾病的家庭成员提供照顾服务,其压力可能会不断增大,同时其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Andrén S & Elmståhl S.(2005)进一步考虑到了照顾压力对照顾者的正面影响,认为家庭照护者在照护情境中,有正面的反应,也有负面的反应。然而,关于积极方面的报道却少得多。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0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