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字数:20556】

2024-11-02 14:0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III
AbstractIII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三)国内外研究综述2
1.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2
2.农民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2
3.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3(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4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4(一)相关概念界定4
1.农民工4
2.就业质量4
3.土地流转5
(二)理论分析5
三、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土地流转行为的状况7(一)数据来源7
(二)农民工就业质量状况8(三)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情况9
四、实证研究10
(一)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10
(二)模型运算与结果分析12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5
(一)主要结论15
(二)政策建议16
1.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16
2.拓宽农民工就业市场和渠道16
3.夯实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17
4.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17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表31 受访农民工基本状况 7
表32 农民工收入状况 8
表33 就业质量状况 9
表34 农民工土地流转情况 10
表4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2
表42 回归结果分析 15 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农民工整体就业质量状况及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农民工就业质量中的工资收入、劳动合同签订、国有集体、外资合资等单位性质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农民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有抑制作用,劳动时间对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应该从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市场和渠道、夯实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提升农民工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就业质量,推进农民工土地流转。
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数量增长迅速,在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数从2013年的26894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2907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与本地务工人员均不断增加,农民工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并迅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影响较大,但伴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长,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总体就业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就业行业范围狭窄[1],安全风险较高,其中51.5%的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从事金融业、教育等领域比重虽有小幅提高,但就业比重仍然较低;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较低,月均收入3485元[2],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仍有较大差距,且近年来增速呈下降趋势,其中制造业增速降至2.4%[3];此外,农民工就业普遍存在加班、拖欠工资、社会保险覆盖面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等问题。中央城镇工作会议指出,要致力于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而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工资水平、就业环境、劳动权益)[4]等是保障农民工稳定生存与发展能力,推进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导致了土地抛荒及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对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有较大的制约作用。2014年中央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对三权分置改革作出了详细规定,成为耕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5],推动土地承包所有权、承包期、经营权分离。2017年《土地承包法》将耕地承包期延长30年[6],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对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管理体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三权分置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土地流转规模还在进一步增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同时为支持农民工非农就业,提升农民工市民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土地对农民工具有重要作用,资源价值理论认为土地具有多重功能价值[7],包括经济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等。有研究表明,土地对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养老保障等生活保障的价值是其直接经济功能的4倍,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远远超越农业自身,阻碍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8]。究其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工就业质量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充分替代土地对农民工的养老、医疗等多方面的保障功能,抑制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一方面,非农就业收入的提升促进收入多元化,可以替代农业经营获得的收入,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作用;另一方面,就业稳定性、工作环境及社会保障的改善对原有的“家庭养老+土地保障”模式[9]形成较大冲击。伴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大幅提升,土地对农民工应对风险的作用也逐渐减小,发挥的保障功能也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
因而研究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对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形成更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打破原有的土地保障模式,加速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探讨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我国政府部门推动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推进城市融合提供政策借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土地流转比例,发展规模化农业和现代农业提供条件,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0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