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民工主观民化水平的测度与比较【字数:12084】

2024-11-02 14:0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II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1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4
(一)模型选择 4
(二)样本与数据 4
(三)模型建立 4
(四)信度与效度检验 5
三、运算过程 6
四、结果分析 9
(一)总体特征 9
(二)分区比较 9
五、 讨论与结论 10
(一) 讨论 10
1.权重分析 10
2.市民化水平分析 11
(二)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的测度与比较
摘 要
在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群体归宿的主要途径。本文依据布迪厄场域理论,使用2015年CGSS数据,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维度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出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绝对水平,同时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对象计算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的相对水平,比较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内部经济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进行研究,本文还分为东中西部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绝对水平在41.98%,相对水平则达到了85.78%。其中西部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相对水平最高,其次为东部和中部。尽管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率较高,但在T检验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显著:城市居民在经济资本感知、语言能力感知、阶层定位感知上的水平远远高于农民工。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的资本存量与结构,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引言
Bourdieu(1991)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个网络其自身的逻辑性以及运作规律保证场域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在其中的行动者所处的位置、所掌握的资本以及行动者自身的意愿能力息息相关,从而对行动者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在场域中,一切围绕资本这个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是其掌握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取更多的资本。这个过程是互动的,交错的,场域在互相竞争中展开,也正是因为存在交互性,场域的存在才有意义。
据上所述,在场域中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意志也就是个体的创造性,在框架要求和限制下进行多种搭配选择,不同的人会呈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资本的获取较为依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国情境下,农民工主观市民化进程与其所在的场域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城市场域较多体现为工业或后工业文明(Domenico,2007)、市场相对发达(Yeh M,2015)、非农就业比例较高(Cheng Y,2018)、维护社会权利的组织意识较强(Meredyth&Denise,1997)等特征。对此,农民工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最大程度表现出该场域中特有的表达代码以适应新的场域环境,以及与该场域相符合的行为。而农民工调整自己适应新场域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体感知到的资本存量与结构,存量越丰富、结构越完备,利用已有的资本获取利益、缩小与城市居民差异的可能性越大,农民工越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但农民工自身资本禀赋的存量和结构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异质性,这在新的场域中表现为“资本”的匮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被置于两个不同的权力群体。农民工想要获取更多的资本,实现角色上的转换,需要首先拥有一个主观动机支撑(Martine G,1979)。当农民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积极的态度争取场域中存在的各种资本,才能减少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资本差距,尽早实现身份的转换。
在场域理论中,资本划分为四种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以及象征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场域中,经济资本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首要物质基础和主观市民化的精神依托。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经济条件是影响农民工主观市民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其次,西方经典融合理论和中国农民工市民化框架已肯定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进程的影响(Guarnizo,2003)。Nahapiet等(1998)认为农民工可以通过改变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积累社会资本,增强主观市民化意愿。再次,文化资本的获得,只能经由家庭教育以及教育投资缓慢传给后代。而对城市文化资本的欠缺恰好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之一(Tomba,2017)。最后,象征资本的含义重点在于权力与资本。如果在城市缺乏确证的“权力与资本”,农民工进城后就会很难获得相对稳定的空间,因而只能挪用、占据城市某些“缝隙空间”,构筑流动的、临时的“城市生活”(王兴文,2013)。可见,增加象征资本能帮助农民工主观市民化的实现。农民工在新的场域环境下,通过“交换”或者“斗争”的方式不断积累四种资本,推进主观市民化的进程,最终完成市民化的转变。
参照场域理论中的四个资本维度和以往的研究,本文将主观市民化划分为经济资本感知、社会交往感知、语言能力感知和阶层定位感知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是经济资本状况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收入本身只具有工具性质,对收入的感知状况才会影响他们市民化进程。如果农民工在城市感知到的收入位置较高,会加深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认定,从而促进市民化的完成(谢勇等,2015)。同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人力资本拥有量的增加能够产生新的技能和能力(Coleman,1988),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本文将人力资本中的身体健康计入经济资本维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0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