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苏南农药施用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差异分析【字数:9300】

2024-11-02 14:2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研究了江苏省苏南地区农药施用强度的时空演变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7年,江苏省南部地区的农药施用强度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2005年达到了各市的最高值。其中,无锡达到了30.68kg/hm2,进入了农药施用强度28kg/hm2的严重风险等级,与之差异较大的南京则一直处于低风险及以下的等级。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农药施用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健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药减量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三方面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综述1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
(一)研究方法3
1.农药施用强度计算方法3
2.变异系数计算方法3
3.泰尔指数计算方法3
(二)数据来源3
三、结果与分析3(一)农药施用量及施用强度变化3
(二)农药施用强度时序演变4
(三)农药施用强度空间差异时序演变5
(四)农药施用强度的空间分异6
四、结论与建议8
(一)结论8
(二)建议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江苏省苏南农药施用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差异分析
引言
从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至今,其中最常见的一项农事活动即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而农药的使用则是病虫草害防治中最快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1]。赵鹏等研究表明,从1991~2005年,农药对省、市、县三级粮食产量的贡献率都居第四位[2],贡献率达19.1%。王晓敏的研究表明在13个粮食主产区,农药使用量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正影响[3]。同时,有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农药的贡献率近年来正在逐渐降低。即农药的施用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效果出现了弱化现象,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农药不合理利用的问题,而且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逐渐提高,这种现象不仅仅使得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降低,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土地污染问题,大大降低了农地的质量,极大地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温饱问题的解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人们的需求也从“吃好”转变为“吃好”,人们越来越重视粮食的安全问题。但是近年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过量使用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情况急需遏制,而近年来多数学者也逐渐重视这种情况,开始研究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
一、文献综述
依据现有的研究来说,国内众多的研究者主要是集中于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农药施用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研究的方向也是各不相同。有从全国层面上分析农药使用现状的:如王塞妮等通过文献分析了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和农药污染的影响[4];陈晓雯等介绍了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种类、数量及使用情况,分析了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这是从宏观上对整个中国地区的农药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为我们阐释了中国地区农户施用农药行为的现状与趋势。
也有以不同省市为单位进行的研究:如韦竹立等根据广西部分地区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广西地区农药和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6];尚杰等选用了农药施用强度等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评测指标之一,对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关系验证[7];田云等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湖北省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8]。这些从各个不同省份角度进行的研究解释了某些地区的农药施用行为的特点与差异,让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不同地区地共性与差异。
同时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将农药作为一种投入物来研究农业碳排放等。如张志高等将农药作为一种农业投入采用碳转化系数法、标准差、变异系数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研究了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和影响因素[9];张凤太等将农业作为一种农业投入根据农业投入的碳排放系数核算了贵州农业投入引起的碳排放[10]。除了以上的研究方向之外,还有其它的的研究方向。如从社会和私人利益最大化视角,郭利京等估算水稻生产中农药的最佳施用成本和过度施用成本[11]。于伟和张鹏利用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分解指数法分解进行分析中国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及影响因素[12]。吕新业等还原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的真实影响程度[13]。
国外的学者则偏向于对影响农户施用农药行为的因素进行猜测并验证。Morris和Doss 研究了非洲加纳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他们发现男性更容易获得土地、延伸服务等资源,这个情况则会影响其对农药的施用[14]。同样关于性别方面对于农户施用农药的影响,Wang W,Jing J,He R等人也做了研究:大多男性在关于农药施用方面的知识比女性要多,但是其行为却并没有与其知识相匹配[15]。Isin和Yildirim等人发现,农户的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对使用农药的情况也有很大影响[16]。也有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人口越多,生活压力一般会更大,因此,更趋向于过量施用农药以保证农产品的产量,从而获得更多收入。有一部分国外的学者还研究了家庭收入占比(或其经济来源)对农药施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总收入中关于农业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大,农户就会更加倾向于过量施用农药以保证收入,并且这种现象会随着农户种植农作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农户长期种植喷洒农药的习惯更加难以改变,因此更加不愿意减少施用农药[17]。不过也有其他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观点。Denkyirash等人的研究表现为伴随着农户进行耕种的时间增长,农户就会积累更多的种植经验,因此也会认识到农药的危害,从而减少使用农药化肥[18]。
综上所述,截止目前,众多中外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式、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农户施用农药的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大部分是对全国和某个省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及分析相对宽泛。部分是将农药作为农业投入品之一进行农业碳排放分析,没有对农药形成独立具体的深入分析。包括在已有的对江苏省的农药研究中,仅选取了简单的农药使用情况分析。其中,曹明霞等分析得出20002016年,江苏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度平均达到67.2%,而苏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明显高于苏北和苏中[19]。苏南地区的农业属于江苏省农业的代表地区之一,研究苏南地区农药施用强度时空演变情况,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农药施用情况,更可以便于提出合理使用农药的建议,让我国其他省市的农药减量行动有所借鉴。笔者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法和泰尔指数对农药施用强度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然后结合国家政策和国民经济状况,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分析,最终为实施农药减量提出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