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选择以地区为例【字数:17103】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研究的背景 1
(二)研究的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一)国外研究综述 3
(二)国内研究综述 3
1.生猪养殖污染原因研究 3
2.生猪养殖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偏好研究 3
3.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研究 3
4.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研究 4
5.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研究方法 4
6.淮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对策的研究 4
(三)生态补偿概念界定 4
(四)“公司+农户”模式概念界定 4
三、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内容 5
(二)研究方法 5
1.文献资料法 5
2.比较研究法 5
3.案例分析法 6
4.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 6
(三)变量设置 6
1.自然资本 6
2.物质资本 6
3.人力资本 6
4.社会资本 7
5.金融资本 7
(四)研究假设 7
四、生猪养殖行业生态补偿发展现状 7
(一)国外生猪养殖行业生态补偿发展现状 7
(二)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生态补偿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发展现状 8
(三)淮安市生猪养殖行业生态补偿发展情况 8
五、淮安市生猪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分析 9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9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9
1.变量选取 9
2.模型构建 10
(三)HL显著性检验和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10
(四)模型估计结果 10
六、提高淮安市生猪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对策 11
(一)出台后续利好政策,保证淮安生猪养殖散户的生存空间 11
(二)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11
(三)鼓励推广 “公司+农户”模式在淮安落实 12
(四)加强养殖户对生态补偿政策的认识,大力推广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 12
七、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生猪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选择——以淮安地区为例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巨大,污染物产生量也相当惊人[1]。直观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仅仅只有8.6%真正投入于沼气的生产使用,49.5%实现了还田,但仍有高达25.3%的生猪粪便被直接废弃 [2]。当今中国,养殖业比重不断上升,畜禽粪便污染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关键。2014年中国由于畜禽养殖而产生的化学需氧量为1049万吨,占该年中国该种污染物总排量的45%,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5%;氨氮排放量为25万吨,占该年中国该种污染物总排量的25%,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76%[3]。面对日趋严重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如何协调权衡生猪养殖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博弈问题,如何实现畜禽养殖的生态化发展,是当今畜牧业的重点关注之一。国内环保政策逐步收紧,出台细化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加大环保监察惩处执行力度,加速整顿生猪养殖行业,重点聚焦生猪养殖带来的养殖污染问题。除关停不达标的养殖场外,政府还通过生态补偿、农业补贴等方式奖励通过环保测评的生猪养殖户,体现政府对环保养殖的重视与鼓励。《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对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应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2014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包括《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等,对畜禽养殖业提出了更为严苛的环保要求,明确规定了畜禽的禁养区范围、禁养区划分标准、适用对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激励和处罚办法,强调要以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为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指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国家专门召开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重大的民生工程,与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密不可分。农业部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推动龙头企业等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转变。生态补偿不仅仅是一项生态工程,在落实的过程中更要兼顾农户的经济利益诉求,要考虑到生猪养殖户的生计成本,从而真正使养殖户愿意参与到绿色养殖的行列。我国针对生猪养殖户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未达标的生猪养殖户,政府会要求强制关停;另一方面,对于对养殖场进行整改并达到政府整改要求的农户发放补贴以支持技术革新。
本文选取江苏省的养猪大市淮安市作为研究对象,以淮安市生猪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为研究方向入手,探寻当地养猪户在当前农业转型的大形势下,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才能改善生产设施条件、降低养殖生产过程的污染程度、争取获得国家发放的生态补偿。生态补偿的具体落实对当地农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保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淮安当地养猪户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从养殖户自身发展、参与意愿角度分析生态补偿机制,深入研究影响生猪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为提高生猪养殖户的参与度提出对策。研究成果对淮安市、整个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借鉴价值。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