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对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字数:9938】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ABSTRACT II
KEY WORDS II
引文 III
1材料与方法 1
1.1试验设计 1
1.1.1大田试验 1
1.1.2土柱试验 1
1.2取样时期及测定方法 1
1.2.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
1.2.2叶面积指数 1
1.2.3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1
1.2.4氮素积累与转运 2
1.2.5根系生物量及根系形态 2
1.2.6根系活力 2
1.3数据分析 2
2结果与分析 2
2.1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2
2.2叶面积指数 4
2.3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4
2.4氮素积累与转运 5
2.5根系生长特征 6
2.6根系形态特征 7
2.7根系时空分布 7
2.8根系活力 8
2.9物质积累转运、氮素积累、根系生长与产量的关系 9
3讨论 9
3.1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产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9
3.2吡唑醚菌酯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吡唑醚菌酯对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大田和土柱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拔节期和开花期喷施吡唑醚菌酯对小麦根系生长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喷施吡唑醚菌酯均可提高产量,且拔节期喷施处理的提高幅度大于开花期喷施处理。喷施处理均通过提高千粒重来提高小麦产量。拔节期喷施处理提高了小麦开花期的群体叶面积、开花期生物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AA),增加了花前和花后氮素积累量。开花期喷施处理提高了花后物质积累量(PAA)和花后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拔节期喷施处理提高了开花期06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开花期喷施处理提高了花后2040 cm土层根系生长,延缓了花后根系衰老。因此,拔节期喷施吡唑醚菌酯通过促进花前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根系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吸收能力,改善开花期群体冠层结构,从而增加物质积累提高千粒重。开花期喷施吡唑醚菌酯通过促进花后中层土壤根系生长、延缓根系衰老从而提高花后物质积累能力进而提高千粒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