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字数:8893】

2024-11-02 14:1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4
1 材料与方法 4
1.1 供试材料 4
1.2 实验设计 4
1.3 测定指标 5
1.3.1 叶面积 5
1.3.2 光合作用 5
1.3.3 干物质重 5
1.3.4 产量 5
1.3.5 群体质量特征 5
1.4 数据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叶面积的影响 5
2.2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6
2.3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干物质重的影响 7
2.4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8
2.5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群体质量特征的影响 9
2.5.1 株高 9
2.5.2 茎粗 10
2.5.3 百粒重 11
2.5.4 单株粒重 12
2.5.5 总粒数 13
3 讨论与结论 14
3.1 讨论 14
3.1.1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叶面积的影响 14
3.1.2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15
3.1.3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干物质重的影响 15
3.1.4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15
3.1.5 不同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群体质量特征的影响 16
3.2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不同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大豆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摘要
氮肥在作物营养需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离不开氮素营养供给;此外,种植密度也是影响大豆产量最为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成了制约种群大小、产量及构成因子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南农88026 和 徐豆 18 两个品种为实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材料,以探索不同密度下的氮肥运筹与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旨在为大豆高产栽培中氮肥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显示:在四种氮肥处理下,N0的亩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也就说明氮肥后移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在三种密度处理下,D16密度的群体在叶面积、干物质重、亩产等方面都高于D8和D24,即D16是高产群体。所以得出结论在所有处理的群体中,D16N0处理的群体是高产群体。
引言
引言
氮肥在作物营养需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利用效率却明显偏低。目前,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氮肥利田率仅为2628%(发达国家为45%)[1]。氮肥的过量施用和低效利用,造成坏境污染,威胁着农业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3]。如何合理施用氮肥,建立省工高效、高产稳产的氮肥管理技术,成为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46]。减量施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氮肥管理技术,即在保证作物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氮肥的投入量,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关于减量施氮理论前人己经在水稻[7]、玉米[8],小麦[9]、大豆[10]等粮油作物上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适当的氮素减量不仅不会引起作物产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还可以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有助于大豆根瘤生长和固氮功能的改善[11]。
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离不开氮素营养供给,随着大豆产量的提高,对氮素的吸收量也在增加[12] 。尽管大豆具有根瘤固氮作用,但这只占其需要量的3050%,远不能满足大豆高产栽培对氮素的需求。由于产量水平、品种、土壤肥力的差异,大豆对氮肥的吸收状况也存在差异。大豆对氮肥吸收利用受产量水 平、品种、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伴随着氮的汽化和淋溶损失,不仅造成氮肥的大量浪费,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还可导致环境污染。
此外,种植密度也是影响大豆产量最为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因素下,大豆的产量主要是由种植密度和个体产量性状共同决定,其中个体产量性状主要包括单株荚数、荚粒数及百粒重等产量直接构成因子,同时也还包括对大豆产量造成间接影响的其他性状如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茎粗、植株重心高度和倒伏性等因素[13]。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成为制约种群大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重要因素,当种群密度适宜时大豆便能获得高产。种植密度改变会引起群体内部环境变化,个体根据变化的环境条件自动调节营养面积、株型和全体冠层结构,进而影响产量。所以良种良法是实现大豆高产优质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本试验在田间设计不同的密度和氮肥处理种植大豆,然后通过大豆叶面积、光合作用、干物质重、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农艺性状的变化来说明不同的处理所带来的差异,进而阐述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大豆高产栽培中氮肥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南农88026和徐豆18。
1.2 实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在安徽省滁州市三官镇试验田进行,采用裂区试验的方法,分为主区和副区,主区用于密度实验,副区用于氮肥实验。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