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白茶在贮藏中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研究【字数:6971】

2024-11-02 11:2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内含物质会发生变化。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有待考证其内含物质的变化及作用机理。本实验在避光条件下通过控制温度进行人工陈化白茶,探索陈化白茶的适宜条件。通过以未陈化样品和老白茶作为对照组,分析它们在含水量,水浸出物,总游离氨基酸,茶多酚总含量,儿茶素单体及咖啡碱等物质上含量的差异。陈化12d后,牡丹王样品含水量上升了0.025%,水浸出物上升了2.31%,总游离氨基酸下降了0.21%,茶多酚总含量下降了0.83%,GA上升了0.007%,EGC下降了0.41%,C下降了1.91%,GCG下降了1.4%,ECG下降了0.42%,CG下降了0.8%;寿眉陈化样品含水量下降了0.0216%,水浸出物上升了0.02%,总游离氨基酸下降了0.7%,茶多酚总含量下降了1.91%,GA上升了0.05%,EGC下降了0.21%,C下降了1.48%,GCG不变,ECG下降了0.03%,CG下降了0.20%。感官审评结果为,陈化茶样滋味鲜味下降。得出结论40℃对白茶有陈化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1 前言 2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1.2.1 研究内容 2
1.2.2 技术路线 3
2 文献综述 3
3 材料与方法 4
3.1 研究材料 4
3.2 药品与试剂 4
3.3 仪器与设备 4
3.4 试验方法 4
3.4.1 人工陈化 4
3.4.2 含水量的测定 4
3.4.3 水浸出物的测定 5
3.4.4 总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5
3.4.5 茶多酚总含量的测定 5
3.4.6 儿茶素组分及咖啡碱的测定 5
3.4.7 感官审评 6
4 结果分析 6
4.1 含水量 6
4.2 水浸出物 7
4.3 总游离氨基酸 8
4.4 茶多酚总量 9
4.5 儿茶素单体及咖啡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碱 10
4.5.1 儿茶素单体定量分析 10
4.5.2 咖啡碱含量 11
4.6 感官审评 12
5 讨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白茶在贮藏中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研究
引言
前言
研究目的与意义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制法独特,仅通过萎凋和干燥,形成特殊的外表,身披白毫,故称“白茶”。 在白茶原产地福鼎有关于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白茶的保健价值随着其陈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通过对不同年份白茶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白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故需要寻找随年份增加而增加的有效成分,或符合条件的品种来验证上述说法。
本实验通过控制温度初步设置陈化试验条件,进行了大量对不同等级和不同陈化时间白茶的主要内含物质的检测,如测量茶叶中的含水量,水浸出物,总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总量和儿茶素单体含量;同时进行了感官审评,所得数据与前人研究经验进行对比,探索加速陈化白茶的试验条件。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白茶样品经自然贮藏或人工模拟贮藏两种方式处理,通过专家审评白茶感官品质;测定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含量变化,评价茶汤品质。从而,本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对白茶品质在贮藏中的变化的认识,为白茶生物功效提供理论基础。
(1)收集不同年份的白茶样品,分析样品的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检测指标主要是茶叶审评得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氨酸)等。
(2)利用当年白茶样品,在相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陈化处理不同时间,分析样品的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检测指标主要是茶叶审评得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氨酸)等。
技术路线
/
文献综述
林秀菁[1]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白茶提取物抗氧化性强,对肝脏有保护作用;Jorn sohle等人[2]研究发现认为白茶具有减肥功效;王刚、赵欣[3]对两种绿茶和两种白茶进行抗突变和体外抗癌效果评价,得出白茶抗突变体强于绿茶;通过采用小鼠肝脏S9模型,Gilberto SantanaRios等[4]研究出白茶有杀菌作用,白茶提取物能够抑制沙门氏菌的作用。刘莉[5]认为白茶由于工艺简单,能够更好地保存一些活性酶,提高机体免疫力。日本一项针对76 979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每天饮用超过6杯茶, 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6]。
在白茶原产地福鼎有关于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7],白茶的保健价值随着其陈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通过对不同年份白茶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白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陈放20年的白茶儿茶素组分含量下降明显,且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白茶,是当年白茶黄酮含量的2.34倍[7]。耿雪[8]等人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发现白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丁玎[9]利用UPLCMS/MS技术对白茶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当年生产的白毫银针内含物丰富,储藏20年白茶中可可碱含量明显增加。Wang Weinan等人[10]最早在黑茶中发现,茶叶陈化过程中,儿茶素与茶氨酸会进行缓慢的反应,产生EPSF类物质。解东超[11]等人发现白茶中EPSF类成分可能会影响年份白茶的抗氧化能力,为白茶的药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宁芊[12]等人研究发现随着贮存时间延长,白茶中的部分香气会增加。通过比较不同原料的白茶,曾琪[13]等人发现白毫银针的主要有效成分较多,抗衰老能力更优。傅海峰[14]通过对水杨酸与水杨酸甲酯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陈年寿眉饼贮藏10个月后水杨酸含量增加,水杨酸甲酯含量减小,二者之间可能具有关联性。何水平[15]等人用牛津杯法和倍比稀释法,对各个年份的白茶的抑制两种肠道致病菌的活性进行测定,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抑菌效果呈减弱趋势,其生化成分和抑菌能力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研究材料
2018年二级牡丹,2018年牡丹王,2018年寿眉,2017年老白茶(原料为寿眉)。
药品与试剂
磷酸二氢钾、二水合磷酸氢二钠、茚三酮、氯化亚锡、咖啡碱标准品、儿茶素标准品(C、EC、GC、EGC、CG、ECG、GCG、EGCG)、没食子酸标准品、色谱级乙腈、甲醇、乙酸、超纯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坏血酸、福林酚,碳酸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