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饮茶习惯的相关性研究【字数:16909】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2
1.1 饮茶文化背景 2
1.1.1 中国的饮茶历史 2
1.1.2 饮茶习惯的差异化 3
1.2 性格 3
1.2.1 性格的分类 3
1.2.2 内外向性格的相关研究 4
1.3 性格与饮茶行为 4
1.3.1 性格与饮食的关系 4
1.3.2 性格与饮茶的关系 5
第二章 研究方法 5
2.1 研究对象 5
2.2 研究工具 6
2.3 实施程序 6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7
3.1 饮茶人群的分布特征 7
3.1.1 内外向性格分布状况 7
3.1.2 内外向性格与饮茶年限 8
3.1.3 现代人的饮茶行为特征 8
3.2 内外向性格对饮茶偏好的影响 11
3.2.1 内外向性格与饮茶偏好的关系 11
3.2.2 不同性格类型在饮茶偏好方面的异同 12
3.3 内外向性格对泡茶方式的影响 13
3.3.1 内外向性格与泡茶方式的关系 13
3.3.2 不同性格类型在泡茶方式上的异同 14
3.4 内外向性格对饮用方式的影响 14
3.4.1 内外向性格与饮用方式的关系 14
3.4.2 不同性格类型在饮用方式上的异同 15
3.5 内外向性格与茶叶消费方式的影响 17
3.5.1 内外向性格与茶叶消费方式的关系 17
3.5.2 不同性格类型在茶叶消费方式上的异同 18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8
4.1 研究结论 18
4.2 研究的局限 19
4.3 未来研究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附录 23
性格与饮茶习惯的相关性研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究
摘要
随着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饮食结构的一部分。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和传统,甚至每个人对茶叶的嗜好也因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个人特质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自行编制饮茶习惯的调查问卷作为主要测量工具,分别从饮茶偏好、泡茶方式、饮用方式和茶叶消费方式等四个方面多个维度对人们的饮茶习惯展开研究,总结了现代人的饮茶行为特征;以内外向性格测试量表作为辅助性工具测试人的性格倾向,并将性格内外向倾向总体划分外向型、混合型和内向型三种类型。本文运用了SPSS 21.0软件对性格类型与多种饮茶习惯等分类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旨在探讨性格与饮茶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性格内外向类型在“饮茶浓度偏好”上差异显著,在其他变量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某些饮茶习惯上,不同性格类型的行为既表现出一致性,又有一定倾向性。
引言
茶最早是由中国开始发现并且饮用的,经过了一个从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的漫长过程,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逐渐升华出了与茶有关的习俗——“茶文化”。随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茶文化源源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当今时代,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并随着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揉合当地生活习性、风土人情逐渐形成风格迥异的饮茶文化。新时期的茶文化,将不断融进现代科学技术、主流文化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除了外在因素的作用,茶文化发展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认知、需求等内在心理的引导等。本课题将结合饮茶文化背景,对现代人的饮茶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以人的性格作为主要研究变量,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茶文化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综述
1.1 饮茶文化背景
1.1.1 中国的饮茶历史
茶的历史悠久,其发现和利用距今已有四千多年[1]。有大量考证确认,茶树原产于云贵高原,即中国的西南部[2]。茶叶最早作为药用,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所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茶)而解[3]。根据史料记载,两汉以前,茶叶主要作为中药来食用;到了西汉时期,人们认识到茶具有让人兴奋的作用,于是茶开始作为一种嗜好性饮料,以食用和药用相结合的利用形式被推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因被认为具有养生、延年益寿的神奇作用被当时的文人所推崇,因此,在当时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养成了饮茶的嗜好[4]。
唐代是中国饮茶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陆羽著作《茶经》的问世,总结了唐代以前人们煮茶、饮茶的方式方法[5],对当时的饮茶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的饮茶行为逐渐从之前的毫无章法可言变得有章可循、有序可依,对后世饮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6]。唐代的饮茶方式以烹煎为主,将茶饼碾碎成茶末后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并习惯加入盐、姜等佐料[7]。宋代则以点茶法为主流,依旧用茶饼研细成茶末,但不再在茶汤中加入香料和调味品,而讲究茶叶本身的原汁原味,是进入清饮方式的开端[8]。当时的饮茶风气极为盛行,皇室贵族、文人、僧侣、百姓无不点茶,茶开始融入生活;斗茶的兴起也引起了宋人对于饮茶仪式及茶器的考究,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9]。到了明清时代,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除饼茶、改贡叶茶[10],因此散茶大兴,烹煮过程也变得简单化,形成了瀹饮法,即以沸水直接冲泡叶茶的方法;同时,各类散茶的出现也加速了各类精美陶瓷茶壶的生产和发展,紫砂壶就是在当时茶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