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场所精神营造的滨江工业区城设计以复兴岛为例【字数:13615】

2024-11-02 12:5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以坐落在上海黄浦江岸的工业内陆岛——复兴岛为研究对象,以场所精神营造为出发点,展开城市设计,探索复兴岛的复兴之路,有机重归融入城市生活。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市域、区域、场所区域分析研究;规避同质竞争,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对复兴岛的空间格局、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等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尊重复兴岛的工业历史,根据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细化设计,与现有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南段)贯通,还江于民,利用工业遗产,营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开放公共空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绪论1
1.1 选题背景2
1.1.1 新一轮城市更新与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2
1.1.2 滨水区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2
1.2 选题内容与意义2
1.2.1 选题内容2
1.2.2 选题意义2
1.3 研究方法2
1.3.1 文献综述3
1.3.2 实例分析3
1.3.3 实地勘测3
1.3.4 数据可视化分析3
1.4 国内外同类研究案例概述3
1.4.1 国外同类研究案例概述3
1.4.2 国内同类研究案例概述3
2 规划设计说明3
2.1 项目概况3
2.2 基址分析 4
2.2.1 沿江界面形态分析 4
2.2.2 发展潜力分析 4
2.2.3 场地尺度分析 5
2.2.4 场地历史分析 5
2.3 规划目标、原则与依据6
2.3.1 规划目标 6
2.3.2 规划原则 6
2.3.3 规划依据 7
2.4 设计概念与构思7
2.4.1 设计概念 7
2.4.2 空间构思 7
2.5 总体规划8
2.5.1 空间规划 8
2.5.2 形态规划 8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2.6 详细设计9
2.6.1 生态修复与弹性城市 9
2.6.2 滨水公共空间营造 9
2.6.3 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厂房改造 9
3 结语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图11
图一 区位分析图11
图二 天际线分析图12
图三 城市肌理分析图13图四 发展定位分析图13图五 发展潜力分析图14图六 场地尺度分析图15图七 场地历史分析图17图八 总平面图18图九 交通系统规划图19图十 绿地系统规划图20图十一 视线廊道规划图20图十二 鸟瞰图21图十三 湿地生态示意图21图十四 湿地韧性示意图22图十五 湿地景观动态变化效果图23图十六 滨水公共空间格局改造模式图24图十七 驳岸图25图十八 复兴运河侧滨水空间效果图26图十九 黄浦江侧滨水空间效果图26图二十 产业调整升级示意图27图二十一 工业建筑改造模式图28图二十二 温室改造效果图29图二十三 共享办公空间效果图3
基于场所精神营造的滨江工业区城市设计——以上海市复兴岛为例
引言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一轮城市更新与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虽有不同,但大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千城一面、背离文脉、缺少场所精神等等。[1]在我国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建设已经进入新一轮的有机更新阶段,力求着重解决上述问题,并创造新的城市增长点。
上海的城市建设是全国标杆。她因港而兴,黄浦江是她的母亲河,浦江两岸地区(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发展轴线,百余年来,作为经济中心、工业基地、能源和供给基地,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黄浦江老港区的工业生产职能开始逐步外迁,港区经济功能趋于弱化,同样面临着滨水区的空间重整与开发再利用的发展问题。[2]
早在2002 年,上海市就编制了“黄浦江两岸优化方案”,此后又相继编制了南延伸段和北延伸段的结构规划。2010年世博会前后,黄浦江两岸地区的环境改造和功能转换,对于塑造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2014 年底,黄浦江两岸 45km 公共空间 3 年计划启动,于 2017 年底实现贯通。
杨浦区是上海市最早的工业发祥地,许多工业厂区都延续至今,承载着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7年,杨浦滨江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 中重点突出的中央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从封闭的生产岸线转变成为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的目标,成为工业文明展览锈带。同年,杨浦滨江南段(毗邻复兴岛最南端定海桥)5.5km 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开放。
1.1.2 滨水区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至百年的历史,但却承载着城市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滨水区工业遗产地的复兴不仅需要外部资源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寻求一种可让其自身特色得以延续的内在发展动力,有效地发挥出工业遗产特有的历史、科技与美学价值,以及经济、教育、文化等扩展价值。同时工业建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适应许多新兴产业功能的使用需求。对其进行恰当的改造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土地重整、重复建设的开发成本,对滨水区的未来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
1.2 选题内容与意义
1.2.1 选题内容
对复兴岛进行详细研究勘探,进行跨尺度、多维度的研究分析,对岛的城市形态、定位发展等提出规划设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60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