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自我管理能力对高校杰出人才职业发展的影响【字数:16771】

2024-11-02 14:3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一、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研究目标1
二、文献综述2
(一)自我管理概念界定2
1.自我管理的研究领域2
2.自我管理维度划分3
(二)高校杰出人才及职业发展概念界定3
1.高校杰出人才标准界定3
2.职业发展3
(三)自我管理与杰出人才职业发展研究现状3
(四)文献述评4
三、研究设计5(一)样本概况5
(二)调研过程5
四、研究分析5
(一)开放编码6
(二)主轴编码7
(三)选择编码7
(四)模型搭建8
五、研究结果8
(一)职业管理能力8
(二)学习管理能力10
(三)协作问题解决能力11
(四)身心调节和行为控制能力12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14
(一)理想与职业规划的自我管理14
(二)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自我管理14
(三)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自我管理14
(四)身心调节和行为控制能力培养的自我管理15
参考文献16
附录 表1 16位受访高校杰出人才基本信息表17
致谢19
自我管理能力对高校杰出人才职业发展的影响
摘 要
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其水平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强弱。为实现我国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我国需培养出更多的优质科研人才。虽不同个体的成长环境存在差异,但个人层面的能力会呈现出一定的群体特征。探究高校科研人员的能力结构,无论是对创新人才的个体培养还是针对国家层面的创新战略的落实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所双一流高校的16位杰出人才开展深度访谈,利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根据编码分布构建了影响高校杰出人才职业成功的自我管理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4个主范畴及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对应的11个子范畴,主范畴分别为自我认识层面的职业管理能力、思维控制层面的学习管理能力、社会合作层面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自我调节层面的身心调节和行为控制能力。高校杰出人才是推动国家创新的关键力量,其能力模型极具参考意义,故本研究期望为高校、企业及其他领域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创新人才的缺口扩大,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受到各方的青睐。这些人才是自主创新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其能力构成及培养方式受到各研究领域的重视。基于此,我国高校必须更加探究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并思考促成科研人才职业成功的共性所在,以此探索出更加适合我国的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对科研人才能力特征研究起一定的补充作用。现针对企业创新行为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但针对高校科研人才能力探究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且着眼于探究科研人才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更是缺乏。
科学研究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职业,本研究调研对象高校杰出人才则是该职业中的佼佼者,其职业成功的外显特征是产出创新科研成果为所在领域带来收益。本研究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创新力是由个人能力、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综合形成,与各方的创新投入、科研团队、所处科研环境等多种外部因素相关,但由于环境和教育所涵盖的范围过广以至于难以统一,故将着眼于研究高校杰出人才的个人特质,望后续研究凝练高校杰出人才的自我管理特征,为高校、企业等其他领域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三)研究目标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可知,自我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提升个人职业发展、完善个人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科研工作者产出科研成果质量的优劣以及科研创新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会受到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此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杰出人才职业成功不可或缺的的一环。故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利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杰出人才所得的访谈文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构成杰出人才自我管理能力的多个维度及所对应的能力特质,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可行的杰出人才教育培养方案规划,为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和建议,进而提高我国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并为企业输送创新人才,以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二、文献综述
(一)自我管理概念界定
自我管理理念起源于美国伊利诺州大学的弗雷德里克•坎弗教授的自我调节理论,后来人们基奠于该理论逐渐完善了自我管理系统。美国管理大师Peter F. Drucker(2003)在《2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首次论述了自我管理思想,并明确了自我管力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Thoresen(1974)指出正确的自我管理要求个体在没有外力约束的情况下也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严格控制,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约束。 [2] Andrew(2008)认为,自我管理不仅仅是动作组合,也是一种重要品质,能够使得个体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学习和提升综合素质。[4]近些年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与德国教育家Humboldtc的观点一致: “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 [5]叶青(2009)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体的重要品质,是学生从他控转化为自控的必须具备的能力。 [6]
在本研究中,将自我管理界定为:个体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前提下,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并确立某种目标的基础上,为了满足社会日益进步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而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而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发展进行控制及规划的过程。
1.自我管理的研究领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rlzy/60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