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招聘在校园招聘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字数:15840】
目录
社交网络招聘在校园招聘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III
摘要 III
Abstract III
引言 1
一、研究综述 1
(一)核心概念定义 1
1.社交网络招聘概念界定 1
2.社交网络招聘的有效性定义 2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2
1.社交网络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综述 2
2.社交网络下的校园招聘的发展现状及研究 3
3.文献述评 3
二、研究方法 4
(一)模型选择 4
1.技术接受模型 4
2.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 5
(二)资料收集法 6
1.文献收集法 6
2.问卷调查法 6
(三)资料分析法 6
1.相关分析 6
2.假设检验 6
3.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检验 6
三、问卷设计 7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调查 7
(二)问卷内容 7
四、数据结果分析 8
(一)描述性分析 8
1.调查者基本情况 8
2.社交网络数据反馈 8
3.社交网络招聘态度数据统计 10
(二)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检验 11
1.社交网络招聘平台质量 11
2.招聘服务质量 12
3.招聘信息的质量 12
4.雇主品牌形象 13
5.社交网络招聘交互性 13
6.个人能动性 14
(三)相关性分析 14
1.社交网站质量、雇主品牌形象、招聘信息质量与感知有用性 14
2.招聘服务质量、社交网络招聘交互性与感知易用性 15
3.感知有用性与个人使用意向 15
4.感知易用性与个人使用意向 16
5.个人能动性 16
(四)研究小结 17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17
(一)研究结论 17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二)社交网络招在校园招聘中的有效性提升启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社交网络招聘在校园招聘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社交网络招聘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实世界中互联网用户的社交形式和行为与现实社会不断融合。2020年新冠肺炎影响,诸多线下校园招聘难以进行,如何通过社交网络精准发掘人才,提高校招的效率是企业与求职者共同关心的,本文通过结合社交网络招聘与校园招聘,使社交网络应聘应用范围具象化;从高校应届生角度出发,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分析影响在校园招聘中应届生求职者使用社交网络招聘平台意向的相关因素,基于感知有效性与感知易用性两个角度通过描述性分析、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发现雇主品牌、社交网站形象、招聘信息质量和招聘服务质量、社交网络招聘平台的交互性均对应届生求职者在校园招聘中使用社交网络招聘的意向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企业、社交网络招聘平台、应届生求职者三个角度为提高社交网络招聘在校园招聘中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希望通过研究为企业目前的校园招聘带来一定的参考,提高招聘的效率,使人岗更能有效匹配,同时也为应届生带来一定的求职方法建议。
引言
应届生是求职市场的新鲜血液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喷薄动力,在招聘行业中能从不同资质的候选人里选择出最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不断努力。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也逐渐向AI智能科技、社交媒体等方面不断转变,随着网络的不断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应届生求职者会在社交网络上筛选相关工作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社交网络招聘也逐渐在求职方式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根据易观(Analysys)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就业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就业市场规模29.8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季度增长0.3%[1]。同时2019年艾瑞咨询也发布了新的《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其中以社交网络模式进行招聘的脉脉在2018年获得了2亿美元的D轮融资[2],可见资本方面对社交网络招聘模式上仍抱有极大的兴趣;同时根据调查显示,在传统网络招聘的一些头部企业,如智联招聘等也在垂直领域进行新的社交网络招聘布局,可见网络招聘中,社交网络招聘仍有很大的潜力。同年艾瑞咨询在《中国校园招聘大学生洞察白皮书》中表明,目前大学生对校园招聘平台的理解中,有多种获取校园招聘信息的渠道,但它们相对集中。大约80%的毕业生喜欢招聘网站,其次是学校就业网络(56.8%)和讲座(35.3%)[3]。
本文将通过结合社交网络招聘与校园招聘,使社交网络应聘应用范围具象化;从高校应届生角度出发,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分析影响在校园招聘中应届生求职者使用社交网络招聘平台意向的相关因素,得出影响社交网络招聘在校园招聘中的有效性因素的相应结论,为企业、社交网络招聘平台以及高校应届生提供招聘与求职建议。
研究将基于社交的相关理论,进一步研究社交网络在校园招聘中的作用,找到校园中影响社交网络招聘的因素,完善当下企业网络招聘中人力资源的规划。通过定量的研究方式,以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弥补了当下对该群体研究的不足,同时研究社交网络招聘在校园招聘中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应届生群体的社交网络招聘有效性因素量表,科学分析单个因素下应届生的感知情况,以此作为是否有效的判定。
研究社交网络在校园招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能够帮助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交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规划提供一些指导,并拓宽大学生思考寻找工作的方式;二十对于企业,通过调查影响校园社交网络招聘的因素,针对校园招聘的人才社交招聘的流程提供参考,这将有助于为公司建立人才库,并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声誉和知名度;三是对于社会,有助于加速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升级,在学生和企业的招聘流转中,驱动社会发展创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rlzy/606289.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