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自助游背景下智慧景区app继续使用意愿研究以杭州西湖一键智慧游为例【字数:12810】

2024-11-02 14: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综述2
(一)智慧旅游研究2
(二)继续使用意愿研究3
(二)技术接受模型研究3
二、研究设计4
(一)理论模型与假设4
(二)研究样本5
(三)变量测量5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6
(一)数据分析6
1.描述性统计分析6
2.信度检验7
3.效度检验7
4.假设性检验8
(1)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8
(2)中介作用检验8
(二)研究结论8
四、建议与对策9
(一)从感知有用性角度9
1.关注信息更新与反馈9
2.丰富APP信息文化内涵9
3.建立完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10
(二)从感知易用性角度10
1.加强景区“硬服务”的建设10
2.简化智慧景区APP使用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12
自助游背景下智慧景区APP继续使用意愿研究
——以“杭州西湖一键智慧游”为例
引言
国务院在文件《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旅游业与文化、农业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旅游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2014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主题是“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此后游客逐渐认识智慧旅游,全国各地也都开始建设智慧景区。例如,黄山游客集散系统,通过智能交通规划,避免了车辆拥堵和客流负荷;重庆洪崖洞引入智慧景区概念,通过360度旋转的网络直播摄像头、热力地图等一系列技术,解决景区拥挤等问题;杭州西湖的“西湖一键智慧游”项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游客预先了解旅游目的地、获取景区讲解、路线规划、及时预警等功能,给游客创造身临其境、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信息技术是智慧旅游建设不可缺少的手段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这会有效地调和游客与政企之间的关系,使政府和企业旅游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景区管理不断创新,游客的旅游体验不断丰富。智慧旅游简化了游客与政企之间的沟通,避免了外部因素的干扰,信息传播速度和沟通效果得到显而易见的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向智慧化方面改进,减少了旅游资源的浪费。
在“互联网+”政策的支持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旅游者的体验得到不断丰富,传统旅游方式受到挑战,游客不再满足于跟团游,个人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个性化需求,更加独立自主的自助旅游成为旅游者的首选。旅游业是以信息密集型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当人们以个性化的方式旅行时,依托互联网的智慧旅游APP更能为其旅游活动提供自主服务。自助游客能够通过有效分配自己闲暇时间与合适的旅游资源相配置,提高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智慧旅游APP成为了推动自助游发展不可缺少的平台。在全国旅游类APP大数据分析中发现,携程、飞猪、途牛等旅游APP名列前茅,同时,基于本地及景区服务的旅游类APP开发也在火热进行中,仅在app store上线的地方类APP就近300个。中国巨大的旅游市场为旅游行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各大景区都在以游客为中心建立一系列智慧旅游平台,打造智慧景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智慧旅游APP的提供方,智慧景区更要思考如何激活旅游资源并增强自助游客的继续使用意愿。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自助游客的智慧景区APP继续使用意愿,探讨智慧景区APP的进一步推广,加快智慧景区建设,从而实现游客的旅游便利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一、 文献综述
(一)智慧旅游研究
智慧旅游的研究始于2011年,在2011年6月中国物联网大事记中首次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之后刘军林、范云峰、张凌云等学者对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1]。虽然智慧旅游兴起将近10年,但相关的学术研究却层出不穷,尤其是“2014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年”的确定更是鼓励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智慧旅游的研究逐渐从概念理论研究转到对其建设应用、评价体系、旅游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并从智慧旅游的发展探讨延伸至智慧城市、景区的建设发展,乃至探讨旅游产业的变革。
我国现在已有多家国家试点智慧景区,当前学界对智慧景区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智慧景区建设、框架体系构建等角度,后来更多着眼于游客视角对智慧景区的系统评价研究、体验式管理研究等。从景区角度看,如邵振峰、邓贵平等研究物联网和视频巡航技术如何管理九寨沟智慧景区[2];党安荣等对智慧景区含义进行阐述,思考并设计智慧景区建造的总体框架[3];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葛军莲、顾小钧等从智慧景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角度对智慧景区的建设进行了分析[4]。从游客角度看,学者往往分析游客体验感受,从游客中获取信息反馈,进而优化景区建设,提高智慧景区的竞争力。游客是景区智慧的重要体验者,也是智慧景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汪侠、甄峰等通过对南京夫子庙游客满意度调查和实证分析,建立了旅游景区智慧化水平的需求、感知和满意度,为景区智慧化建设做出了重要指导[5]。基于浙江千岛湖景区的现状,楼巍峰,刘云飞认为智能手环能智慧景区中得到应用[6]。众多学者都通过对智慧景区的游客服务需求分析,以期对智慧景区提出智能化、差异化、人性化的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意见,以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60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