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关系基于冶金行业上公司的实证分析【字数:11358】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一、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4
(一)文献回顾4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4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4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 5
4.文献述评 5
(二)假说提出5
二、研究设计6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6
(二)变量设计及度量6
(三)模型建立7
三、实证研究分析及结果8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8
(二)相关性分析10
(三)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回归分析10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11
(一)研究结论11
(二)建议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关系
——基于冶金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引言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升,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社会已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共识,并提出了“低碳经济”模式,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形成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后,十九大精神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全面规划。2015年,政府发布第一个有关生态文明的专属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此后政府相关部门不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断加强环保政策的力度,完善环境控制系统,2017年底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标准,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及重点排污单位应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基于这种形势,对环境因素的考量于企业的战略和决策而言显得愈发重要。将其体现在绩效评价体系中,不但益于企业自身展现良好社会责任,也能有助社会长远健康发展。当下已有许多企业响应号召,开始自觉积极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但仍有许多企业的披露质量令人失望。相较于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九十年代初才由葛家澍(1992)向国内引入绿色会计理念。
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十分丰富,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现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多是证实其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向相关,亦有不同结论如滞后影响或无影响。重污染企业是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重点关注对象,但现有研究成果中,多为对于钢铁行业、煤炭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的研究,对冶金行业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以环保部门公布的16类重污染企业之一的冶金行业中73家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既对激励企业提升披露质量有重要意义,又对完善全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亦可促进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一)文献回顾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首次明确提出“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而后我国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履行其社会责任,而环境责任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被披露。关于环境信息被企业自主披露的因素,有研究认为,环境信息会作为在重大决策时能起到关键作用的信息,被利益相关者所使用。媒体的支持也在公司的财务效益上有所体现,并进一步鼓励他们传播信息,向消费者和合作者展示企业对环保做出的贡献,从而能够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支持(Clarkson,2013)。传递良好的企业声誉亦能最终体现在企业财务绩效中,这也激励企业披露更多环境会计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企业高管也会策略性地披露能向外界传递企业良好的环境表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环境信息(张正勇,2018)。因此,本文希望借证实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促使企业进行更加充分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环境信息披露动因方面,企业更愿意为了获得政府补助和政策倾斜而增加披露,而非为规避违反环境政策的处罚风险(姚圣,2017)。此外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存在模仿同行业企业的行为(沈洪涛,2012)。
2.环境会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初,对环境会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直在努力探索。环境会计的本质被定义为,一种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采取多样化计量方法,对企业的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做出的反映和采取的控制的企业会计新兴分支(孟凡利,1999)。后有学者指出企业环境披露内容中在测算定量信息的同时也应当要涵盖定性信息;既要包括企业自身经营层面环境信息,也要反映出企业对国家环境政策以及现行方针的落实成果(高建立,2013)。
在对环境会计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中,黄进(2015)提出的环境绩效评价指南能够向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一整套环境绩效指标库,据此形成完整的环境绩效评价模式,可作为环境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之一。常媛(2016)和姚翠红(2017)分别选择从价值链角度以及供给侧改革角度分析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并进行绩效分析,提出应制定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因此,本文选取合适的环境绩效指标计算出披露指数,以此量化披露水平,进而开展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