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政府补贴对上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新能源行业【字数:10209】

2024-11-02 13: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收集2009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文章将运营能力、公司规模和研发强度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新能源行业企业的企业运营能力和公司规模也会对其财务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对政府规划管理补贴和企业完善政府补贴披露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words3
一、绪论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3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4
二、理论基础5
(一)寻租理论5
(二)外部性理论6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6
三、新能源行业政府补助与绩效现状6
(一)政府补助现状6
(二)绩效现状7
四、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7
五、政府补助与新能源行业绩效表现的实证研究7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7
(二)模型设定8
(三)变量说明8
(四)描述性统计8
(五)相关性分析9
(六)回归分析9
(七)稳健性检验10
六、结论与建议10
(一)实证分析结论10
(二)政策建议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政府补贴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新能源行业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业绩。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这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人们逐渐意识到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需求应运而生。而世界越来越紧缺的能源也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方向,其中新能源行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根据国家能源网站上的信息可以发现,尽管煤炭能源和其他传统能源仍然占据很大比例,但每年在中国新能源消费的比例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总体趋势。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任务越来越紧迫,但我国部分新能源企业仍存在明显缺陷,如缺乏新能源相关的核心技术、企业发展的产业链不完善等;此外,整体形势观念稍弱,整体规划仍不充分,新能源企业往往盲目投资,甚至有重复建设的倾向;更严重的是,一些新能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资金获取渠道不畅通等问题[1]。政府为了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开始推出一系列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如今,政府对许多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不仅是对传统农业企业,而且对电力、新能源汽车等许多新兴产业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贴,这些产业都是政府大力扶持、政府出资的。政府对企业补贴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刺激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绩效,进而刺激经济发展。然而,企业在获得补贴后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如今,政府补贴效果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研究政府补贴下企业绩效变化的学者很多,但大多涉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很少涉及一些新兴产业。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能否蓬勃发展,并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显得十分重要。此外,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持续能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未来是一个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各国对此类产业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补贴,因此对此类产业的研究可以为政府补贴政策提供一些经验。通过分析,企业在经营中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达到政府补贴的最佳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0世纪以来,世界学者对各种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热情越来越高涨。然而,各界对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的实际影响仍然存在许多疑虑。因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政府补贴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阅读文献并总结,发现政府补贴资金对公司影响的相关研究可以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补贴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政府补贴资金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研发创新的外部风险,进一步对冲了公司研发项目的风险;此外,政府补贴缓解了企业资金瓶颈,同时诱发了研发投入。卜华、宋建华(2019)研究了关于政府补贴的调控效应,对政府补贴、R&D投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使用了乘数检验政府补贴对研发投资和企业价值关系存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政府补贴与R&D投入以及政府补助与企业价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政府补贴对R&D投资和企业价值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柳学信、孔晓旭、刘春青、王琪(2019)引入了研究的中间变量(R&D支出),探究高额政府补贴与企业的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和科研人员数目后,发现政府补贴资金对公司创新绩效提高的正向激励效应是显著的。毛思琪(2019)在柳学信、孔晓旭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政府补助与公司自主研发投资的“挤出”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企业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政府财政补助对R&D投入的挤出效应越低。陈威、周友(2019)也联系了柳学信、孔晓旭等的研究,在研究中引入了负债融资,其中,企业创新情况以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来表示,研究得出结论,政府补助能够通过加强负债融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此外,曾繁荣、方玉、张雪笛(2019)还引入了股权融资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此外,政府补助还有信息传递因子的作用,政府补助影响股权融资规模,股权融资规模促进企业创新,也就是说股权融资在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式中起到了一部分的中介效应。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