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计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字数:9232】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一、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4
(一)文献回顾4
1.商誉确认和计量准确性研究4
2.商誉计量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研究4
3.文献述评5
(二)假说提出5
二、研究设计6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6
(二)变量定义6
1.被解释变量6
2.解释变量6
3.控制变量6
(三)模型建立6
三、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7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7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8
(三)模型回归结果分析8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9
(一)研究结论9
(二)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商誉计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越来越多。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成长壮大。根据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证分析报告显示,当年深市共完成110单并购重组项目,其交易金额达2396亿元,海外并购项目和金额也远超2017年。并购的热潮使得上市公司的商誉规模大幅上升,主板中的非金融、中小板和创业板三大板块的商誉占净资产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大量的商誉使商誉的计量风险也快速增长,因此,商誉的确认及其计量的问题成为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的要点。
商誉定义为企业合并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企业并购项目金额以及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均受到商誉大小的影响。然而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在会计界一直是一个充满疑难和争议的问题,原因在于它计量非常困难并且价值难以准确辨认。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商誉标准改革后,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学术界对商誉标准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商誉的计量需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这对相关财务从业人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将选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整理和归纳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商誉计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试图为协助外部监管机构制定相关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实证证据和数据支持,为财务报表潜在用户的决策提供基础依据,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一、 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一)文献回顾
1.商誉确认和计量准确性研究
商誉作为企业一项特殊的资产,被定义为一种超额的盈利能力,而商誉作为一种便捷获取超额利润的途径,其价值计量尤为关键。然而王文姣等(2017)指出,我国企业财报在商誉的确认、计量等存在缺陷:一部分公司没有披露是否经过商誉减值测试以及后续计量缺乏充分的依据和明确的标准,从而导致商誉计量准确性不足。Kim等(2013)发现,与无商誉资产的公司相比,有商誉资产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较低。而需要对商誉进行测试时,有陆建桥等(2018)曾指出,关于商誉减值测试有效性的方法,"净空高度法”可能是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可行性方法,能有效提升商誉减值测试的有效性。但是这种方法不容易被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可能会增加减值测试的成本和复杂性且更多依赖财务人员的自我判断,对相关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其应用更为复杂。
杜兴强等(2011)认为商誉确认和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显现出技术性以外,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性和公共选择性。张丽达等(2016)经过研究发现,可能是由于商誉减值会引起企业绩效下滑。Chen等(2004)认为公司可以通过商誉减值行为来平滑和操控利润。同样,郑海英等(2014)在通过研究并购商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发现,商誉成本越高,其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越多,并且能提升公司当期业绩。
而商誉具有无法准确计量价值、给公司带来巨大风险等特点,容易造成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并且商誉估值涉及到很多财务人员,容易被管理层利用,加大了会计信息错报的风险。因此,公司在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准确性存疑。
2.商誉计量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研究
而在增加商誉部分的审计后,需要提高审计收费水平。审计收费越高,一般代表审计师执业水平的质量越高。Hribar(2014)提出审计的定价会和会计重述等盈余操控后果呈现显著负相关,有利于监控管理层。在讨论审计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时,陈炜煜等(2016)发现资产减值与审计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商誉减值同样作为一种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商誉减值损失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段远刚等(2017)研究得出,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这种情况的上市公司,其审计师审计会收取更高的费用。同样,叶建芳等(2016)在分析商誉减值测试不可核实性与审计费用的关系时发现,有商誉的公司的审计费用明显高于无商誉审计的公司,有商誉预期损失的公司的审计费用也明显高于无商誉减值计提的公司。
张继勋等(2005)在文章中提出上市公司自身编制的财务报告质量、真实性和公允性容易遭受到外界的质疑,增大审计风险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因此只有通过降低自身检查风险从而控制总体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从而需要投入更多的且拥有更多成熟经验的审计人员进行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会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因此事务所会向上市公司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以补偿自身成本。朱松等(2012)发现会计稳健性与较高的审计收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而会计稳健性越低审计师面临的诉讼、赔偿、行政处罚以及品牌声誉受损的概率也就相应的提高,因而审计师会需要审计风险补偿,从而必须提高自己相应的审计收费作为对应的补偿(Gopal,2012)。在探讨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时,曲晓辉等(2017)发现提高审计质量有助于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提高。大量研究显示,商誉计量和审计费用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