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事件下信息干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字数:11089】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4
Key words4
一、引言5
二、文献综述5
(一)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5
(二)食品安全信息影响消费决策6
三、数据来源、模型及变量7
(一)数据来源7
(二)信息干预实验过程7
1.设计信息干预方式7
2.确定研究样本8
3.进行基线调查和信息干预8
4.进行回访调查9
(三)实证模型及变量设定9
1.模型设定10
2.变量选取及描述10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11
(一)基期初步结果11
(二)双重差分估计结果12
(三)异质性分析14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15
(一)研究结论15
(二)政策启示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镉大米事件下信息干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本文基于镉大米事件背景探究不同信息干预方式对居民大米消费行为影响,除常规干预方式信息强化(镉大米新闻干预)外,另设计了提供大米检测及将二者混合的信息干预方式。基于课题组2018年11月及2019年3月两轮调研数据,对居民大米消费行为进行了双重差分估计。本研究发现以上三种信息干预方式均不能改变居民大米消费数量(主食产品间不存在替代行为),但大米产品内存在替代行为:仅进行信息强化或大米检测时,居民对湖南产地大米消费减少,但也减少了正规超市渠道的包装米消费,出现了“逆向选择行为”;只有同时提供信息强化及大米检测时,消费者才会仅减少湖南大米的消费。最后基于本文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消费者大米安全消费的政策建议。
引言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最为突出的卫生问题(Chalak and Abiad,2012),其发病率处于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镉,即是食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镉中毒具有长期性,对人体的损害长期存在。早在二十世纪初,日本就出现因镉中毒而发的“痛痛病”,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病例。近年来,镉污染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隐患在中国日益凸显。2013年5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抽检大米及米制品合格率仅有55.56%,不合格原因皆为大米镉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2017年11月,江西省九江市也报道了当地的镉大米问题。大米作为中国居民的主粮,当其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行为会作何反应?政策又应该如何引导?这亟待学界展开研究。
现有研究针对食品安全视角下的消费者行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多数研究都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及食品安全性非常高(王志刚,2003;唐学玉,李世平;2012)。而食品安全信息缺乏往往是限制消费者安全农产品支付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例如,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消费者对于镉污染危害性的“一般性信息”和自家食用大米安全风险的“个性化信息”是双重缺失的,这可能导致消费者采取逆向选择行为。一些研究讨论过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例如,郑志浩(2015)基于2013年15省(直辖市)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发现关于转基因大米的负面信息对消费者支付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钟甫宁、丁玉莲(2004)在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时向消费者提供了有关转基因大米的正负两方面信息。但是,这些研究在提供信息干预时只强调“一般性信息”,消费者通过自行搜索、阅读相关新闻可以接触到的安全信息,鲜少研究讨论消费者“个性化信息”以及其与“一般性信息”混合提供时的交叉效果。
基于此,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以下问题:当大米这一食物必需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通过新闻干预强化大米安全信息(一般性信息)、检测居民自身消费大米是否合格(个性化信息)及将二者混合,是否会影响居民大米消费决策?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尝试将大米检测纳入经济实验中,评估个性化信息的影响;第二,区分了消费者大米的产品内消费行为,讨论信息干预对不同类型大米的购买行为影响;第三,从逆向选择视角展开分析,探讨信息组合的政策意义。下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总结回顾相关文献,第三部分为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一)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
目前现有文献对于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研究主要落脚于在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支付意愿以及购买行为三个方面。(1)认知方面。冯忠泽、李庆江(2008)研究表明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主要与消费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等人口统计特征有关。马骥、秦富(2009)基于对北京市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认知能力的因素主要为购买经历、安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价差、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性担心程度及消费者学历、家庭中是否有儿童。Liu and Niyongira(2017)基于研究表明食品支出较多的人对食品安全认知水平更高,更加关注食品安全。(2)支付意愿方面。消费者对于安全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受对安全食品的态度及消费者年龄、收入等个人特征影响(靳明、赵昶,2008)。Yu et al.(2014)研究发现年轻群体、收入较高群体对绿色食品支付意愿更高。(3)购买行为方面。对于消费者对于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三个方面。张小霞等(2006)基于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发现消费者对绿色大米的认知度较高,但是购买率不高,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人特征均会影响绿色大米的购买意愿。尹世久等(2008)研究发现城市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受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度、有机食品的价格、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是否购买有机食品的影响非常显著。Robert et al.(2020)认为改善食品信息标签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意愿。然而却鲜有研究分析必需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居民具体的消费行为,具体的消费行为包括产品间与产品内的消费行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