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特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银杏产业为例【字数:12655】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III
一、 引言 4
二、 文献综述 4
三、 郯城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6
四、 郯城银杏产业发展优势 6
(一) 种质资源和古树资源丰富 6
(二) 国家和地区政府政策支持 7
(三) 银杏及其制品开发前景广阔 8
五、 郯城银杏产业发展问题 8
(一) 银杏产品研发缓慢 8
(二) 产业发展不均衡 9
(三) 市场价格波动大 9
(四) 市场管理不完善 10
(五) 旅游资源利用不足 11
六、 郯城银杏产业发展对策 11
(一) 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 11
(二)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12
(三) 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13
(四) 加强监管,拓宽销售渠道 13
(五) 推进品牌推广,资源保护 14
七、 主要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郯城特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银杏产业为例
摘要
郯城县特色农业起源较早,主要有银杏产业、杞柳产业和草莓产业,其中银杏产业是郯城县特色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回顾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历程,分析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优势所在。通过综合分析,郯城银杏产业具有以下优势:种质资源和古树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政府政策支持,银杏及其制品开发前景广阔。研究发现,在以银杏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研发缓慢,市场价格波动大,市场管理不完善和旅游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根据以上问题,提出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监督,拓宽销售渠道和推进品牌推广,资源保护对策。
引言
进入到新时代,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这一新阶段,要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这也成为现如今农业发展的其中一个目标,推动农村特色农业发展就成为农民增加收入重要方式。所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进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步发展,真正助力乡村振兴。
郯城县自古就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誉,特色农业起源历史悠久,成果斐然。不仅是银杏的种植规模、银杏叶的年产量在全国首屈一指,银杏定植株数也是全国前列。每年,银杏相关产业产值可以达到20亿元。银杏产业已经成为郯城特色农业的代表。
但是郯城县在特色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郯城县银杏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郯城银杏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的优势。同时分析银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学习其他地区的做法经验。针对郯城银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寻求一条适合郯城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该地区及相似地区可持续发展,为政府制定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
特色农业的定义,人们根据当地的区位、环境、资源和技术方面存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形成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并且该农业模式具有一定规模,生产效率高[1]。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以及农业消费市场的分割细化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并让其依赖资源的比较优势而发展。这样的农业形式效率高,具有品牌效应而且具备比较优势,是推进我国农业改革的重要形式,他能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2]。在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面,有研究发现,特色农业可以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产业化经营也是特色农业壮大发展的关键[3]。作为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特色农业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充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以此促进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4, 5]。有对农业发展和农村贫困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全国烤烟主产区的数据分析表明,特色农业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贫困减缓。方式为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但是这两个渠道有明显不同,收入增长的效应要远远的高于经济增长的效应,两个渠道的减贫效果有明显差异[6]。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因此,对于这一区域的特色农业研究较多。有研究发现,在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是当地优势选择的结果,也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道路,有学者针对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其农业的对策,建议包括要强调特色,突出重点[7]。在对四川省的特色农业研究中提出,针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发展策略。其中,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期,要着重以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为主,在中后期,主要通过适度集群的做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8]。针对云南地区低纬高原的自然地理生物人文资源特征,学者对于这一区域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农业发展道路要坚持和强化区域差异化发展,走多种多样,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季节差异和气候差异的特色农产品道路[9]。山西省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中度和竞争力分析,将山西运城苹果,朔州羊肉和晋城大豆作为典型案例,将这三个产业作为山西省的特色农业产业。研究表明,该省特色产业的集中化程度和竞争力程度较高,并且区域布局合理,具有发展优势,正在形成产业集群[10]。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进行。有学者分析了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6022.html